[发明专利]一种检测恶性疟原虫HRP2和间日疟原虫LDH的结合蛋白组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695458.6 申请日: 2019-07-30
公开(公告)号: CN110343161B 公开(公告)日: 2021-08-20
发明(设计)人: 薛巍;牟善松;吴庆金 申请(专利权)人: 暨南大学;广东合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K14/445 分类号: C07K14/445;C12N15/30;C12N15/70;G01N33/569;G01N33/558;G01N33/545
代理公司: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代理人: 陈卫
地址: 510632 广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检测 恶性 疟原虫 hrp2 间日 ldh 结合 蛋白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恶性疟原虫HRP2和间日疟原虫LDH的结合蛋白组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结合蛋白组合由检测恶性疟原虫HRP2的结合蛋白1、结合蛋白2和检测间日疟原虫LDH的结合蛋白3、结合蛋白4组成,所述结合蛋白1~4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5~8所示。本发明采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以恶性疟原虫HRP2和间日疟原虫LDH为靶抗原,从噬菌体展示蛋白文库中淘选亲和力高、特异性好的结合蛋白组合。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重组表达和纯化,以此结合蛋白组合试剂替代疟疾免疫检测中用抗体试剂,建立胶体金层析快速检测方法,所得试剂盒的储存稳定性高于现有临床检测产品,具有可靠、准确、安全、简便、稳定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噬菌体展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检测恶性疟原虫HRP2和间日疟原虫LDH的结合蛋白组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疟疾是全球最严重的三大传染病之一,全世界约一半人口面临疟疾风险,在我国,仍然有部分地区存在疟疾感染病例。由于疟疾的传播与携带、病情潜伏等方式比较特殊,快速诊断在疟疾检测中显得很重要。

疟疾检测技术发展至今,临床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镜检、免疫检测(免疫层析法、酶联免疫法)和PCR核酸扩增测试。其中,镜检和PCR核酸扩增存在效率低、检测费用昂贵等问题;免疫检测则存在产品保存困难,原材料昂贵等问题,无法在东南亚、非洲等疟疾病情传播严重的发展中国家快速推广应用。

因此,需要研发一种新的疟疾检测方法,能够快速、准确检测疟疾的同时,降低检测难度和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检测恶性疟原虫HRP2和间日疟原虫LDH的结合蛋白组合。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编码上述结合蛋白组合的基因组合。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结合蛋白组合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结合蛋白组合在制备检测疟疾的试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疟疾的试剂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检测恶性疟原虫HRP2和间日疟原虫LDH的结合蛋白组合,所述结合蛋白组合由检测恶性疟原虫HRP2的结合蛋白1、结合蛋白2和检测间日疟原虫LDH的结合蛋白3、结合蛋白4组成,所述结合蛋白1~4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5~8所示。

一种编码上述结合蛋白组合的基因组合,所述基因组合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NO:1~4所示。

其中,编码结合蛋白1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编码结合蛋白2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编码结合蛋白3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NO:3所示,编码结合蛋白4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本发明还请求保护上述结合蛋白组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含有上述基因组合(由编码与恶性疟原虫HRP2和间日疟原虫LDH特异性反应的结合蛋白组合的核苷酸序列组成)的噬菌体加入接种有ER2738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于37℃、90转/分钟条件下培养1小时;然后涂布于LB琼脂培养平皿上,加入100μg/mL羧苄青霉素后在室温下培养过夜;次日,将菌落刮入5mL的2TY培养基,再接种到含有100μg/mL羧苄青霉素的25mL 2TY培养基中,使其浓度达到OD600nm=0.2,于转速225转/分钟、37℃下培养1 小时,用109复杂度的M13K07辅助噬菌体侵染;在转速90转/分钟下培养1小时后,加入25μg/mL的卡那霉素,细胞在转速170转/分钟下25℃孵育过夜,噬菌体用6%的 PEG8000、0.3M NaCl沉淀析出,重悬于1mL pH8.0的含有10mM Tris、1mM EDTA的缓冲液中即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暨南大学;广东合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暨南大学;广东合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54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