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锥形节流制冷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94652.2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5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徐庆松;姚青华;聂雪莲;李勉;韩蓬磊;郭祥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5B23/00 | 分类号: | F25B23/00;F25B41/06 |
代理公司: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专利中心 11010 | 代理人: | 于金平 |
地址: | 10001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管 芯柱 锥形节流 制冷器 进气 尾座 节流孔 红外探测器组件 螺旋缠绕 重量限制 平面端 实心件 体积小 外周壁 重量轻 壁面 嵌设 适配 制备 连通 贯通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锥形节流制冷器,锥形节流制冷器包括:芯柱、进气尾座、热交换管。芯柱为锥形的非金属实心件,芯柱包括尖端和平面端。进气尾座嵌设于平面端。热交换管螺旋缠绕于芯柱的外周壁,热交换管与进气尾座连接且连通,热交换管设有节流孔,节流孔贯通热交换管的壁面。采用本发明,不仅可以满足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启动快等设计要求,以适配具有严格空间、重量限制等需求的红外探测器组件,还具备制备流程简便、结构强度大、稳定性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锥形节流制冷器。
背景技术
随着红外探测器杜瓦制冷组件逐步向短小化、集成化方向的发展,传统的圆柱形节流制冷器在保障快速制冷启动的前提下,其长度过于长,无法满足短小型集成化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设计要求。
相关技术中,通过采用锥形的支撑结构以支撑换热管以满足小型化设计要求,但需要在其内部填充发泡层,并手工去除发泡层多余物,制造工艺复杂,且存在强度较低、难以满足高强度力学环境要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锥形节流制冷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节流制冷器制造工艺复杂、结构不稳定、结构强度低等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锥形节流制冷器,包括:
芯柱,所述芯柱为锥形的非金属实心件,所述芯柱包括尖端和平面端;
进气尾座,所述进气尾座嵌设于所述平面端;
热交换管,所述热交换管螺旋缠绕于所述芯柱的外周壁,所述热交换管与所述进气尾座连接且连通,所述热交换管设有节流孔,所述节流孔贯通所述热交换管的壁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芯柱为胶木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芯柱的外周壁设有支撑沟槽,至少部分所述热交换管嵌设于所述支撑沟槽内。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沟槽沿所述芯柱的外周壁螺旋延伸。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交换管包括首尾依次相连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
所述第二段固定于所述尖端,且所述节流孔设于所述第二段;
所述第一段螺旋缠绕于所述芯柱的外周壁且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段嵌设于所述支撑沟槽内;
所述第三段螺旋缠绕于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三段均与所述进气尾座连接且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三段远离所述第一段的一侧设有第一填充件以填充所述第三段的缠绕缝隙;
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三段之间设有第二填充件以填充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三段之间的间隔缝隙。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锥形节流制冷器,还包括:
支柱,所述支柱嵌设于所述尖端,所述支柱设有贯通槽,所述第二段从所述贯通槽穿过。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锥形节流制冷器,还包括:
压盖,所述压盖为金属平板件,所述压盖设有槽体;
所述平面端设有适于与所述槽体配合连接的凸台。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凸台具有嵌设槽,所述进气尾座嵌设于嵌设槽内;
所述嵌设槽的壁面设有定位槽,所述进气尾座设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适于与所述定位槽配合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热交换管包括毛细管和铜带,所述铜带螺旋缠绕在所述毛细管的外周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46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