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氯芳香化合物的脱氯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694610.9 | 申请日: | 2019-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76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 发明(设计)人: | 郑南峰;吴康宁;荆文彤;刘圣杰;陈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C17/23 | 分类号: | C07C17/23;C07C25/08;C07C25/06;C07C25/10;C07C41/24;C07C43/205;C07C209/74;C07C211/46 |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王茹 |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芳香 化合物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氯芳香化合物(RXm)的脱氯方法,包括:以RXm为底物,加入二甲基亚砜(DMSO)和M(OH)n水溶液、催化剂以形成混合物,其中所述R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芳香基,所述X为氯离子,且所述m为正整数;所述M(OH)n水溶液pH值大于7,所述M为碱金属或碱土金属,且所述n为正整数;以及所述催化剂为金属催化剂或金属负载型催化剂;搅拌并加热所述混合物;以及令氢气接触所述混合物,并加热反应,制得RXm’,其中所述m’小于所述m,且m’为整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氯芳香化合物的脱氯方法,尤其关于一种使用DMSO溶剂的含氯芳香化合物的脱氯方法。
背景技术
多氯有机物的难降解性使其能够长期存在环境中,对环境造成巨大危害,然而将其降解成其他有机物的同时也经常产生其他有害的副产物。另方面,低氯有机物经常被作为化工原料、医药、杀虫剂、增塑剂、染料中间体等,因此若能通过特定工艺脱除多氯物上的一个或者多个氯,将没有工业用途的多氯物变成有用的低氯有机物,将有助于固废处理、环境保护、并节约企业成本。
先前技术CN104961221A中,公开一种采用铁-铜合金在常温下还原多氯物来实现脱氯。CN104174394B中采用Al2O3作为载体负载贵金属Pd、Pt、Sn等合金,并用此催化剂催化脱氯制备邻(对)氰基氯苄,实现较高的转化率和选择性。
CN105749936A发明了一种复合金属催化剂,主金属为Pd、Pt,辅助金属为Ag、Ni,载体为活性炭、二氧化硅、硫酸钡等,其中使用这种催化剂催化多氯苯胺选择性脱氯制备3,5-二氯苯胺以及间氯苯胺,转化率99%以上。CN101037374A也公开了一种催化剂,这种催化剂用二氧化硅、氧化铝、分子筛、氧化锆、二氧化钛、活性炭作为载体,以镍、磷化镍作为活性组分,对氯苯、二氯苯、三氯苯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在常压和200~400℃下制备进行催化加氢脱氯制备苯具有高选择性。US4749817以多氯苯为底物,以硫化钯为催化剂,在高温300℃下反应,能够尽可能多的生成二氯苯和氯苯,防止苯和环己烷的生成。
CN103910598A公开一种氯代芳烃脱氯制备环己烷的方法,其采用钯、镍双金属催化剂、椰壳炭作为载体在固定床反应器中,温度150~350℃,以氯代芳烃制备环己烷。
由上述可知,目前的方法在反应完毕后会产生金属废渣,对环境造成污染;而其所使用的催化剂,其制备成本都相当高。
先前技术中有若干对杂环芳香族脱氯的研究。例如,CN106573890A公开一种以镍催化剂搭配锌粉还原剂对3,4,5,6-四氯吡啶甲酸进行选择性脱氯,其采用锌粉做为还原剂,可以定位脱除3位上的氯。但锌粉作为还原剂容易产生污染,且不能套用,导致生产过程中产生巨大的固体废料,既增加了生产成本又不符合如今的环保标准。
由上述可知,目前的技术中仍多使用对环境有危害的还原剂或难以重复套用的催化剂。业界仍需一种能够将工业废弃多氯物,尤其是多氯芳香化合物重新变成附加值高的低氯芳香化合物的方法,同时又要符合环境规范、成本低廉且具有高选择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含氯芳香化合物(RXm)的脱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RXm为底物,加入DMSO和M(OH)n水溶液、催化剂以形成混合物,其中所述R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芳香基,所述X为氯离子,且所述m为正整数;所述M(OH)n水溶液pH值大于7,所述M为碱金属或碱土金属,且所述n为正整数;以及所述催化剂为金属催化剂或金属负载型催化剂;搅拌并加热所述混合物;以及令氢气接触所述混合物,并加热反应,制得RXm’,其中所述m’小于所述m,且m’为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46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