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固体废弃物制备硅酸盐水泥的工艺及硅酸盐水泥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694465.4 | 申请日: | 2019-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2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生钉;郑发基;李振佑;李振秋;彭其雨;肖静;熊立毕;王瑞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拓南(上海)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7/24 | 分类号: | C04B7/24;C04B7/21;C04B7/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李艳梅 |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闵行区三鲁公路3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硅酸盐水泥 干料 制备 冷却 固体废弃物 白泥渣 生料粉 粉磨 煅烧 送入 球磨机 铁质校正原料 电子皮带秤 回转窑煅烧 重量份数比 资源再利用 生料磨机 混合材 冷却机 配料机 尾矿渣 堆存 均化 铝灰 石膏 废弃物 生态 威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固体废弃物制备硅酸盐水泥的工艺及相应的硅酸盐水泥,包括以下步骤:1)按重量份数比将0.60~0.80份的白泥渣或碱白泥渣、0.050~0.07份的铝灰、0.2~0.25份尾矿渣、0.02‑0.04铁质校正原料,经过配料机与电子皮带秤送到生料磨机粉磨制成水分小于1.5%生料粉;2)将生料粉均化后送入回转窑煅烧;3)煅烧完后,将煅烧后的干料球通过冷却机冷却;4)步骤3)中的干料球冷却完后,将冷却后的干料球加入5.0%‑7.0%的石膏,15.0%‑29.0%混合材送入球磨机进行粉磨,制得不同等级硅酸盐水泥。本发明制备硅酸盐水泥的工艺及相应的硅酸盐水泥,一方面提高费资源再利用,另一方面也解决废弃物长期堆存造成的生命、财产和生态严重威胁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弃物回收利用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或几种固体废弃物制备硅酸盐水泥的工艺及相应的硅酸盐水泥。
背景技术
白泥来源有两种,一是纯碱生产过程中,用氨碱法制碱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液,废液经压滤后产生的碱渣俗称白泥渣或碱白泥渣。另一种造纸制浆生产过程中产生黑液经碱回收技术处理后,将石灰加入绿液中进行苛化反应,得到白色的沉淀物,即为白泥。造纸白泥反应如下:
Na2CO3+CaO+H2O=2NaOH+CaCO3↓
其主要化学组分为:
据国家统计每年产生600万吨以上白泥,许多白泥自然堆放或填埋,势必增加空气中的粉尘含量,或造成土壤和地下水环境污染。因此,白泥的处理问题一直制约着纯碱工业和制浆造纸进一步发展,需要我们致力于攻克的一大难题。
尾矿渣来源尾矿指采矿、选矿过程中排出的固体废弃物,存留金属、非金属有价矿物,是一种复合的富含硅酸盐、碳酸盐等物质的材料,具有二次资源与环境污染双重特性。它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和巨大的安全隐患,但其本质上是一种贫、细、杂的矿产资源,利用好了是资源,没有利用是废料,如果堆存、保护不好,就是一颗颗“定时炸弹”
其主要化学组分为:
据统计,我国现有矿山15.3万座,尾矿库12655座;2011年尾矿产出量15.81 亿吨,2012年达到16亿吨,2013年则进一步增加到16.5亿吨;预计2015年末 尾矿库存量达170亿吨以上,废石堆存量达460亿吨以上,其对社会、生态、 经济的危害越来越大。我国尾矿堆放占用土地至少2000万亩以上,还将不断增 加,很多尾矿库超期或超负荷使用,“危库、病库、三边库、头顶库”遍布,对 周边地区生命、财产和生态造成严重威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废弃物白泥渣和尾矿渣制备硅酸盐水泥的工艺及相应的硅酸盐水泥,一方面提高费资源再利用,另一方面也解决废弃物长期堆存造成的生命、财产和生态严重威胁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固体废弃物制备硅酸盐水泥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按重量份数比将0.60~0.80份的白泥渣或碱白泥渣、0.050~0.07份的铝灰、0.2~0.25份尾矿渣、0.02-0.04铁质校正原料,经过配料机与电子皮带秤送到生料磨机粉磨制成水分小于1.5%生料粉;
2)将生料粉均化后送入回转窑煅烧;
3)煅烧完后,将煅烧后的干料球通过冷却机冷却;
4)步骤3)中的干料球冷却完后,将冷却后的干料球加入5.0%-7.0%的石膏,15.0%-29.0%混合材送入球磨机进行粉磨,制得不同等级硅酸盐水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拓南(上海)环保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拓南(上海)环保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44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赤泥分步处理综合利用生产系统及工艺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水泥的生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