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均质地层核磁共振波谱刻度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694031.4 | 申请日: | 2019-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13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 发明(设计)人: | 肖立志;孙哲;廖广志;李新;罗嗣慧;汪正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 主分类号: | G01N24/08 | 分类号: | G01N24/08;E21B4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霍莉莉;黄健 |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质地 核磁共振 波谱 刻度 装置 | ||
本公开提供一种非均质地层核磁共振波谱刻度装置。包括:刻度桶、旋转组件、支架组件;刻度桶的下端与旋转组件连接,旋转组件旋转时带动刻度桶沿轴向旋转;支架组件包括第一移动部、第二移动部、固定部;其中,第二移动部与固定部滑动连接,第一移动部与第二移动部滑动连接;支架组件还包括力臂,力臂的第一端与第一移动部滑动连接,力臂的第二端用于与核磁共振探测装置连接;刻度桶包括第一空心桶、第二空心桶,第一空心桶同轴套设在第二空心桶内;核磁共振探测装置悬置于第一空心桶中。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以还原随钻核磁共振测井装置在井下的运动状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同的运动状态下进行测试,从而更准确的对核磁共振测井装置进行刻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磁共振探测装置的刻度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非均质地层核磁共振波谱刻度装置,属于石油勘探领域。
背景技术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现象在1946年被发现,之后很快应用在物理、化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和医学等领域。20世纪50年代,核磁共振开始在石油天然气工业中应用,最初应用于油藏岩石物理领域。
核磁共振检测技术是利用核磁共振原理探测氢原子的技术。通过探测被测物内氢原子的含量和赋存状态,获得被测物内各种成分的信息。通过核磁共振探测装置的探头内的磁体形成静磁场,射频天线向被测物发射射频磁场脉冲、采集共振信号,进而根据采集到的信号测量被测物体中氢核的密度及流体分子弛豫特性,从而对贮存在被测物内的各成分进行分析。
为了提高核磁共振探测装置检测的储层中溶液信息的准确性,需要采用刻度装置对核磁共振探测装置进行刻度。而如何提高刻度精确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均质地层核磁共振波谱刻度装置,能够提高核磁共振探测装置刻度的准确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均质地层核磁共振波谱刻度装置,包括:
刻度桶、旋转组件、支架组件;
所述刻度桶的下端与所述旋转组件连接,所述旋转组件旋转时带动所述刻度桶沿轴向旋转;
所述支架组件包括第一移动部、第二移动部、固定部;
其中,所述第二移动部与所述固定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部与所述第二移动部滑动连接;
所述支架组件还包括力臂,所述力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移动部滑动连接,所述力臂的第二端用于与核磁共振探测装置连接;
所述刻度桶包括第一空心桶、第二空心桶,所述第一空心桶同轴套设在第二空心桶内;
所述核磁共振探测装置悬置于所述第一空心桶中。
本公开提供一种非均质地层核磁共振波谱刻度装置。包括:刻度桶、旋转组件、支架组件;刻度桶的下端与旋转组件连接,旋转组件旋转时带动刻度桶沿轴向旋转;支架组件包括第一移动部、第二移动部、固定部;其中,第二移动部与固定部滑动连接,第一移动部与第二移动部滑动连接;支架组件还包括力臂,力臂的第一端与第一移动部滑动连接,力臂的第二端用于与核磁共振探测装置连接;刻度桶包括第一空心桶、第二空心桶,第一空心桶同轴套设在第二空心桶内;核磁共振探测装置悬置于第一空心桶中。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以还原随钻核磁共振测井装置在井下的运动状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同的运动状态下进行测试,从而更准确的对核磁共振测井装置进行刻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非均质地层核磁共振波谱刻度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支架组件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刻度桶的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旋转组件的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40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