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生耐腐蚀减震塔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93973.0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3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姚杰;王春涛;周云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合力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3/00 | 分类号: | B60G13/00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0 | 代理人: | 李琰 |
地址: | 3157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肋板 径向肋板 减震 耐腐蚀 传导 减震器 径向向外延伸 震动 刚度要求 外辐射状 周向间隔 蛛网结构 顶面 车身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仿生耐腐蚀减震塔设有主体、径向肋板以及曲线肋板,所述径向肋板和所述曲线肋板设置于所述主体的顶面,所述径向肋板周向间隔地径向向外延伸,所述曲线肋板连接任意相邻的所述径向肋板,所述曲线肋板向外辐射状分布。从而通过仿生蛛网结构肋板,可将所受到的震动快速传导至整个减震塔,从而实现震动的快速传导和分散,从而满足减震器的使用需求和车身的刚度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仿生耐腐蚀减震塔。
背景技术
减震塔是汽车重要零部件之一,是连接减震器和前车身的关键零件,属于汽车前轮减震器上盖零部件,装在汽车前端,承受非常大的动载荷,工作环境极其恶劣。汽车行驶过程中由于地面不平造成的冲击载荷通过减震器的衰减传递到减震塔,进而分散到前车身。减震塔对于汽车的平稳性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其整体壁厚只有2~3mm,却要承受较大动载荷,目前减震塔主要采用多块钢板冲压件焊接工艺或多块部件铆接获得,结构单一,随着对汽车性能需求的提高,现有的减震塔越来越难以满足减震器的使用需求和车身的刚度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生耐腐蚀减震塔,其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其仿生蛛网结构肋板,可将所受到的震动快速传导至整个减震塔,从而实现震动的快速传导和分散,从而满足减震器的使用需求和车身的刚度要求。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仿生耐腐蚀减震塔设有主体、径向肋板以及曲线肋板,所述径向肋板和所述曲线肋板设置于所述主体的顶面,所述径向肋板周向间隔地径向向外延伸,所述曲线肋板连接任意相邻的所述径向肋板,所述曲线肋板向外辐射状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的顶面为圆形结构,所述径向肋板和所述曲线肋板呈仿生蛛网结构,所述主体的顶面通过所述径向肋板分成六个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曲线肋板为圆弧形曲线,所述曲线肋板的曲线方程为:其中,x为所述曲线肋板的中心点距离顶面圆心的距离,a、b为曲线方程的参数。
进一步地,a取值范围为1.3~1.7,b取值范围为0.85~0.88,x的取值范围为0~40mm。
进一步地,所述径向肋板宽度8~10mm,所述曲线肋板的厚度3~6mm。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塔主体呈倒扣铲状。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塔的主体表面涂覆有耐磨层和耐腐蚀层,所述耐磨层涂覆于所述主体的外表面,所述耐磨层设置于所述主体表面和所述耐腐蚀层之间,所述耐腐蚀层为氟化铵涂层,所述耐磨层为柱状纳米棒层。
进一步地,所述耐磨层中的柱状纳米棒的柱高尺寸为650~870nm,直径尺寸为300~360nm。
进一步地,所述柱状纳米棒是氧化铜纳米棒。
进一步地,所述耐腐蚀层的厚度为300~600μ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减震塔从圆形上部顶面分布的仿生蛛网结构肋板,可将所受到的震动快速传导至整个减震塔,从而实现震动的快速传导和分散,并且该蛛网结构肋板相互联结增强了减震塔的强度和韧度,最终实现快速减震并提高减震效果的目的;减震塔主体的内外表面分布了柱状纳米棒,并涂覆氟化铵涂层,降低了减震塔表面的表面自由能,使其耐腐蚀性能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仿生耐腐蚀减震塔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仿生耐腐蚀减震塔的主体表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合力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合力模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39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用减震器安装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微卡车桥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