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同步策略的多无人机时变编队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92450.4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87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曹科才;徐德宝;王月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张玉红 |
地址: | 21001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同步 策略 无人 机时 编队 控制 方法 | ||
1.基于同步策略的多无人机时变编队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建立描述三维空间中的无人机编队队形的数学模型;
该数学模型采用带有时变参数的椭球方程进行描述,如下:
其中,xi(t),yi(t),zi(t)是椭球面上的一点,i=1~n,即为无人机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a(t),b(t),c(t),为椭球在三维方向上的长轴;
θ(t),φ(t),n(t)为椭球时变参数;x0(t),y0(t),z0(t)为椭球的中心点,且:
其中Ai(t)表示椭圆的参数矩阵;
步骤S2,基于拉格朗日牛顿方程构建四旋翼无人机的数学模型;
其中,φ,θ,ψ分别为四旋翼无人机的滚转角、俯仰角和偏航角;x,y,z为四旋翼无人机质心的位置坐标;l是旋翼末端到旋翼前端的距离;m为四旋翼无人机的质量,I为每个轴的转动惯量,K1-K6为阻力系数;U1-U4为虚拟控制输入;表示无人机在三维空间中x,y,z方向的速度;表示无人机在三维空间中x,y,z方向的加速度;表示对应角度的一阶导数;表示对应角度的二阶导数;
步骤S3,基于同步控制策略设计四旋翼无人机位置系统的控制律;
其中,B-1(t)=A(t),σ(t)为引入的中间变量,E(t)为误差方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同步策略的多无人机时变编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建立描述无人机编队队形的数学模型的具体过程如下:
三维空间中带时变参数的椭球方程如下:
为了实现编队队形在三维空间中进行时变变化,需要将该椭球方程写成参数方程的形式:
进一步将上式写成矩阵的形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同步策略的多无人机时变编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将构建的四旋翼无人机的数学模型拆分成位置子系统和姿态子系统:
位置子系统为:
其中:
姿态子系统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同步策略的多无人机时变编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基于同步控制策略设计四旋翼无人机位置系统的控制律具体如下:
定义无人机与期望位置的误差:
ei(t)=Pid-Pi(i=1,2,...n,令n+1=1) (10)
其中:Pid为无人机的期望位置,Pi为无人机的实际位置,
定义无人机之间的同步误差:
即有:
Bi(t)ei(t)=Bi+1(t)ei+1(t) (12)
则令同步误差为:δi(t)=Bi(t)ei(t)-Bi+1(t)ei+1(t)(13)
如果实现无人机的编队飞行,则需要满足下式:
定义编队误差方程:
对误差方程进行求导:
令:
则有:
引入中间变量:
其中,
设计滑模函数:
对滑模函数进行求导:
并将位置子系统代入:
由此可以得到虚拟控制输入矩阵u(t)如下:
其中,为中间变量,σ(t)对应的一阶导数;为误差方程E(t)的一阶导数;控制输入中的K0、r0为可调参数;B-1(t)=A(t)为椭圆的参数矩阵;P(t)为无人机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为无人机在三维空间中的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245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