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配式圆形桩结构及构筑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92305.6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9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杨泉;徐骏;高柏松;郭海强;王占盛;李炼;陶奇;庞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58 | 分类号: | E02D5/58;E02D5/62;E02D17/2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林秋雅 |
地址: | 61003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段 桩孔 标准单元 预制 预应力筋 预留孔 装配式 泥浆护壁 拼装 构筑 缝隙填充 机械开挖 圆形截面 整体吊装 整体构件 导管法 剪力键 填充层 填充料 贯穿 封锚 张拉 吊装 施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圆形桩结构及构筑方法,装配式圆形桩结构包括位于圆形桩孔内的地下段,地下段和桩孔之间设有填充层,地下段包括若干个相互拼装的预制标准单元,每个预制标准单元均为圆形截面;每个预制标准单元均设置有预留孔,所有预制标准单元通过预留孔贯穿有预应力筋,且相邻两个预制标准单元的连接处均设有剪力键;构筑方法包括采用机械开挖圆形桩孔,并在圆形桩孔内设置泥浆护壁;拼装预制标准单元,在预留孔内贯穿预应力筋,形成地下段;张拉吊装预应力筋,使地下段形成整体构件,将地下段整体吊装至桩孔内;清理泥浆护壁,采用导管法在地下段和桩孔之间的缝隙填充填充料,使地下段和桩孔紧密结合;采用后张法施加预应力封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圆形桩结构及构筑方法。
背景技术
桩结构应用极为广泛,在土木工程中一般适用于如下领域:1)作为路基填方段支挡结构,与挡土板构成桩板结构,作用是抵抗土压力保持路基结构稳定;2)在滑坡地段作为抗滑桩抵抗滑坡推力,加固滑体保持滑坡稳定。
传统的抗滑桩为现浇矩形结构,采用人工挖孔现浇成型。在一些高寒高海拔山区陡坡地段的铁路、公路工程如采用传统施工工艺,会导致问题如下:1)现浇混凝土需立模板浇筑且养护困难(空气干燥、温度极低、紫外线强烈),不但质量难以保证且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延长工期;2)人工挖孔且需要设置钢筋混凝土护壁,安全风险高、效率低,以川藏铁路为例,海拔2km以上不允许人工作业(缺氧及狭小环境作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装配式圆形桩结构及构筑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圆形桩结构,包括位于圆形桩孔内的地下段,所述地下段和所述桩孔之间设有填充层,所述地下段包括若干个相互拼装的预制标准单元,每个所述预制标准单元均为圆形截面;
每个所述预制标准单元均设置有预留孔,所有所述预制标准单元通过预留孔贯穿有预应力筋,且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标准单元的连接处均设有剪力键。
本发明所述的装配式圆形桩结构,可在工厂预制生产预制标准单元,在现场拼装即可成型,采用装配式结构,解决了现浇混凝土需立模板浇筑且养护困难的问题,且保证了施工质量,可加快施工进度。另一方面,本发明由于采用了预制标准单元且设有填充层,较现有的现浇方案,可降低对桩孔开挖精度的要求,可直接采用机械设备开挖圆形桩孔,解决了人工挖孔安全风险高、效率低的问题,可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最后本发明通过设置填充层,解决了装配式结构连接处受力薄弱,耐久性差的问题,且解决了大型机械挖孔无法与桩结构尺寸完全匹配的问题;通过设置剪力键,满足抗剪强度需求。
优选的,桩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桩孔上方的地上段,所述地上段与所述地下段相连接,所述地上段由若干个所述预制标准单元拼装而成,且在所述预制标准单元上设有外凸部,所述外凸部用于安装挡土板。
本发明通过在桩结构上设置外凸部,解决了挡土板搭板困难的问题,桩结构和挡土板配合形成桩板结构,可有效抵抗土压力保持路基结构稳定。
优选的,所述外凸部与所述预制标准单元为一体成型结构件,可直接在工厂预制加工,减少现场施工工序,加快施工进度。
优选的,所述填充层采用的填充料包括混凝土和/或水泥与弃渣混合料,并带有速凝和微膨胀性。为了节约成本及工期,填充料尽量使用廉价且利于养护的材料。
优选的,每个所述预制标准单元均包括本体,在所述本体内设有预留槽和纵筋,所述纵筋伸出所述本体,并伸入相邻预制标准单元的预留槽内,通过灌浆进行连接。通过在相邻两个标准预制单元之间连接纵筋,可以提高结构抗震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23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