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膜表面处理方法及气体喷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91286.5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13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赵超;郭鸿晨;许淘元;李瑞斌;贾培军;陈静升;崔东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郭鸿晨 |
主分类号: | C23C16/455 | 分类号: | C23C16/455;C23C16/52;C23C16/54;H01J37/3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红霖 |
地址: | 710077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表面 处理 方法 气体 喷射 装置 | ||
1.一种柔性膜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牵引柔性膜运动的牵引力;
提供喷向柔性膜第一表面的第一气体薄层;第一气体薄层包括至少两路第一先导气层、第一缓冲区气体层以及第一气体隔离面气体层;第一缓冲区气体层在两路第一先导气层之间,第一气体隔离面气体层在第一先导气层及第一缓冲区气体层的四周用于与外界隔离;其中,第一先导气层是工作气体与反应物分子的混和气体,用于与柔性膜表/界面的物理化学反应;第一缓冲区气体层以及第一气体隔离面气体层均为工作气体;工作气体为惰性气体;
提供反向柔性膜第一表面的第一回收气体层,第一回收气体层依靠气体的流动压力差运动用于对第一先导气层、第一缓冲区气体层以及第一气体隔离面气体层形成气体阻断;所述的第一回收气体层为回收的工作气体;
反应物分子在流动气体内的输运、表面吸附及生长将按以下方程进行:
其中,c:反应物分子数密度;
t:时间变量;
x:沿柔性膜传输方向空间变量;
u:反应物分子沿柔性膜传输方向速度分量;
Pe:Péclet数,标定对流与扩散的相对强度;
QNCAP:NCAP传输耗尽参数,源于表面吸附,与扩散区厚度、柔性膜表面能以及表面拓扑结构相关,QNCAP∝σh-1/2EAθ2/3,其中,σ代表柔性膜表面粘滞度,h为空气动力学边界层厚度,EA为表面吸附驱动能,θ代表柔性膜初始表面捕获位拓扑结构系数;
PNCAP:NCAP工艺控制参数,其定义为其中η代表初始表面反应或然率,惰性聚合物为0.53,表面活性聚合物以及活性聚合物为0.9,kB为玻尔兹曼常熟,T为反应温度,Ea为表面反应活化能,vth为反应物分子热移动速度,H为封装层厚度,D为反应物分子与工作气体分子间扩散系数;
ξ:总表面反应几率,与分子散射截面及总分子数有关,在柔性膜表面,ξ通常被设定在0.55~0.85范围内;
Ф:NCAP封装膜表面覆盖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膜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提供喷向柔性膜第二表面的第二气体薄层;第二气体薄层包括至少两路第二先导气层、第二缓冲区气体层以及第二气体隔离面气体层;第二缓冲区气体层在两路第二先导气层之间,第二气体隔离面气体层在第二先导气层及第二缓冲区气体层的四周用于与外界隔离;
提供反向柔性膜第二表面的第二回收气体层,第二回收气体层对第二先导气层、第二缓冲区气体层以及第二气体隔离面气体层形成气体阻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膜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气体薄层和第二气体薄层的厚度小于2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膜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气体薄层和第二气体薄层内部反应物分子均匀分布且内部各点压力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膜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气体薄层和第二气体薄层使得处于中间的柔性膜能够无接触夹持以及保持柔性膜表面的平整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膜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处理惰性聚合物时,PNCAP取值为30-50,QNCAP控制为0.68;在处理表面活性聚合物时,PNCAP取值为155-270,QNCAP控制取0.53;在处理活性聚合物时,PNCAP取值为300-500,QNCAP取值0.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郭鸿晨,未经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郭鸿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128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6-00 通过气态化合物分解且表面材料的反应产物不留存于镀层中的化学镀覆,例如化学气相沉积
C23C16-01 .在临时基体上,例如在随后通过浸蚀除去的基体上
C23C16-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
C23C16-04 .局部表面上的镀覆,例如使用掩蔽物的
C23C16-06 .以金属材料的沉积为特征的
C23C16-22 .以沉积金属材料以外之无机材料为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