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优化的微服务间通信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90826.8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77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周雍恺;蒋丹妮;张高磊;何东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侯林林 |
地址: | 20013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优化 微服 通信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化的微服务间通信的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第一主机节点获取位于所述第一主机节点中的第一微服务实例;所述第一主机节点确定所述第一微服务实例所属的第一微服务;所述第一主机节点根据所述第一微服务确定所述第一微服务对应的三元组列表;所述第一微服务对应的三元组列表包括至少一个三元组,每个三元组包括微服务的访问方、微服务的被访问方以及访问端口;所述第一微服务对应的三元组列表包括每个三元组的微服务的访问方均为所述第一微服务;所述第一主机节点根据所述第一微服务对应的三元组列表确定所述第一微服务实例的访问策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优化的微服务间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容器等轻量级高效率虚拟化技术的兴起,云计算正向着“云原生”(CloudNative)的方向发展。为了能更好地发挥云原生平台的弹性能力,业务也需要进行“微服务”化的改造,变身为真正的“云原生应用”。当前最流行的云原生计算平台是容器编排引擎(Kubernetes,K8S),以及基于Kubernetes之上的服务网格(Service Mesh,SM)。在K8S中,每个大业务是以一系列的微服务进行部署的,每个微服务中包含数量不等的实例。
现有技术中,同一业务的微服务间通信,通常是对被访问的微服务的虚拟IP地址做访问策略匹配进行的。这种通信方式在微服务数量少的情况下是可行的,但当微服务数量很多时,将会产生大量的访问策略表项,极易影响到系统整体的查询性能与效率。
因此,现有技术中微服务在数量很多的情况下相互通信产生大量的访问策略表项导致影响到系统整体的查询性能与效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优化的微服务间通信的方法及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微服务在数量很多的情况下相互通信产生大量的访问策略表项导致影响到系统整体的查询性能与效率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优化的微服务间通信的方法,具体包括:
第一主机节点获取位于所述第一主机节点中的第一微服务实例;
所述第一主机节点确定所述第一微服务实例所属的第一微服务;
所述第一主机节点根据所述第一微服务确定所述第一微服务对应的三元组列表;所述第一微服务对应的三元组列表包括至少一个三元组,每个三元组包括微服务的访问方、微服务的被访问方以及访问端口;所述第一微服务对应的三元组列表包括每个三元组的微服务的访问方均为所述第一微服务;
所述第一主机节点根据所述第一微服务对应的三元组列表确定所述第一微服务实例的访问策略。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主机节点确定所述第一微服务实例所属的第一微服务之后,还包括:
所述第一主机节点向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微服务;
接收所述服务器返回的所述第一微服务对应的三元组列表。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还包括:
所述第一主机节点获取位于所述第一主机节点中的第二微服务实例;
当所述第二微服务实例所属的微服务是所述第一微服务时;
所述第一主机节点不需要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微服务;
所述第一主机节点根据所述第一微服务对应的三元组列表确定所述第二微服务实例的访问策略。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还包括:
所述第一主机节点中的所述第一微服务实例被删除时,当查询所述第一微服务实例所属的所述第一微服务在所述第一主机节点中无其他实例;
删除所述第一微服务对应的三元组列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08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访问请求的处理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