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深水盆地的地震剖面迭代层拉平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90637.0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18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兆明;颜晖;李志晔;刘徐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G01V1/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王少虹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深水 盆地 地震 剖面 迭代层 拉平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深水盆地的地震剖面迭代层拉平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地质模式选取地震剖面;S2、将所选取的地震剖面分成多个依次相接的分段;S3、在第一个分段内,解释一辅助参考层,拉平所述辅助参考层;S4、在第一个分段内新建一拉平层,平行所述辅助参考层解释所述拉平层;S5、依次在相邻的其他分段内解释一辅助层并拉平,平行辅助层更新所述拉平层,使所述拉平层延长至所述辅助层所在的分段;完成所有分段的拉平后,所述拉平层从第一个分段延伸到最后的分段;S6、拉平所述拉平层,得到恢复后的古地貌沉积原形。本发明根据地质特征进行分段拉平、将多次拉平迭代效果叠加获得最终原形沉积剖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震勘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深水盆地的地震剖面迭代层拉平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沉积原型恢复的方法主要是层拉平法,以沉积基准面或最大海泛面当作参考基准,选出研究层序的顶、底面,将顶面拉平,拉平的顶层面,即是原始沉积时的海(湖)平面,底面的形态就是该层序地层沉积的相对古地貌。目前的上述方法存在以下缺点:层拉平法只能恢复相对古地貌,适用于浅水地区,不适用于深水区欠补偿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的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深水盆地的地震剖面迭代层拉平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深水盆地的地震剖面迭代层拉平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地质模式选取地震剖面;
S2、将所选取的地震剖面分成多个依次相接的分段;
S3、在第一个分段内,解释一辅助参考层,拉平所述辅助参考层;
S4、在第一个分段内新建一拉平层,平行所述辅助参考层解释所述拉平层;
S5、依次在相邻的其他分段内解释一辅助层并拉平,平行辅助层更新所述拉平层,使所述拉平层延长至所述辅助层所在的分段;
完成所有分段的拉平后,所述拉平层从第一个分段延伸到最后的分段;
S6、拉平所述拉平层,得到恢复后的古地貌沉积原形。
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地震剖面预先顺物源方向截取且避开断层。
优选地,步骤S4中,所述拉平层位于所述辅助参考层的上方。
优选地,步骤S5中,所述拉平层位于所述辅助层的上方。
优选地,步骤S2中,将所述地震剖面分成三个依次连接的分段,分别为陆架、陆坡和盆底;
步骤S3中,在陆架内,解释陆架顶积层作为辅助参考层,拉平陆架顶积层;
步骤S4中,在所述陆架顶积层的上方新建一拉平层,平行陆架顶积层解释拉平层;
步骤S5中,依次在陆坡和盆底内解释一辅助层并拉平,平行辅助层更新所述拉平层,使所述拉平层延长至所述辅助层所在的分段。
优选地,步骤S5包括:
S5.1、在陆坡内,解释陆坡底积层作为辅助层,拉平陆坡底积层;
S5.2、平行所述陆坡底积层更新所述拉平层,使所述拉平层延伸至所述陆坡;
S5.3、在盆底内,解释盆底底积层作为辅助层,拉平盆底底积层;
S5.4、根据所述盆底底积层更新所述拉平层,使所述拉平层延伸至所述盆底。
优选地,步骤S5.1中,所述陆坡底积层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陆坡和盆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06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