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路板收发数据的方法、电路板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90324.5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19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郭军勇;孟庆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震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1/0663 | 分类号: | H04L41/066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1805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路板 收发 数据 方法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路板收发数据的方法、电路板及存储介质,所述电路板收发数据的方法应用于电路上,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网络的网络交换片,所述网络交换片上设置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电路板收发数据的方法包括:通过所述第一端口收发数据,并监控所述第一端口的状态;当所述第一端口的状态为故障时,检测所述第二端口的状态;当所述第二端口的状态为正常时,切换为通过所述第二端口收发数据。本发明通过为电路板提供备用网络端口,使得电路板在当前的网络端口网络连接故障时,能够切换至备用的网络端口收发数据,实现了对所述电路板收发数据的网络端口进行冗余保护,提高所述电路板收发数据功能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路板收发数据的方法、电路板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进行数据处理的电路板中,一般是利用设置在电路板上的DSP(Digital Signal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芯片进行数据包的编码解码后通过网络端口进行数据包的收发。由于这种电路板的业务功能单一,电路板本身出现故障的概率很低,但是,由于这种电路板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流,因此,对网络的要求比较高,网络连接出现故障的概率相对较大。而现有的产品上,这种电路板都只设置有一个网络端口,没有对网络端口做冗余设计,在这个网络端口网络连接出现故障时,电路板业务功能就会失效,导致电路板的收发数据功能可靠性低。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电路板收发数据的方法、电路板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路板中没有备用网络端口,收发数据功能的可靠性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路板收发数据的方法,其中,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网络的网络交换片,所述网络交换片上设置有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电路板收发数据的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端口收发数据,并监控所述第一端口的状态;
当所述第一端口的状态为故障时,检测所述第二端口的状态;
当所述第二端口的状态为正常时,切换为通过所述第二端口收发数据。
所述的电路板收发数据的方法,其中,所述通过所述第一端口收发数据具体包括:
控制与所述网络交换片连接的DSP芯片通过所述第一端口连接网络,通过所述网络接收所述电路板外部发来的数据以及向所述电路板外部发出数据。
所述的电路板收发数据的方法,其中,所述监控所述第一端口的状态具体包括:
监控所述第一端口的物理状态和逻辑状态。
所述的电路板收发数据的方法,其中,所述监控所述第一端口的物理状态和逻辑状态具体包括:
读取所述网络交换片的寄存器中的所述第一端口的物理状态;
控制所述DSP芯片通过PING命令确定所述第一端口的逻辑状态。
所述的电路板收发数据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所述DSP芯片通过PING命令确定所述第一端口的逻辑状态具体包括:
控制所述DSP芯片每隔第二预设时间通过PING命令向所述第一端口连接的网络的网关发送第一数据包,并接收所述网关返回与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第二数据包;
当所述DSP芯片连续三次不能收到所述第二数据包时,则确定所述第一端口的逻辑状态为故障。
所述的电路板收发数据的方法,其中,所述当所述第一端口的状态为故障时,检测所述第二端口的状态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震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震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03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