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强现实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增强现实眼镜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90173.3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1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凌秋雨;王维;孟宪东;陈小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01 | 分类号: | G02B27/01;G02B27/22;G02F1/1343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李欣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透镜阵列层 物距 增强现实 折射率调制 折射率 成像 显示设备 焦距 位置处 像距 眼镜 驱动 成像公式 景深 调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现实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增强现实眼镜,由于微透镜阵列层成像时的物距与折射率调制板的折射率有关,折射率不同,微透镜阵列层成像时的物距不同,由于微透镜阵列层的焦距不变,根据成像公式其中,u为微透镜阵列层的物距,v为微透镜阵列层的像距,f为微透镜阵列层的焦距,因此,像距f随着物距u的改变而改变,可以实现在不同景深处成像。因此本发明通过调制折射率调制板的折射率,可以实现在微透镜阵列层的不同位置处具有不同的物距,从而微透镜阵列层的不同位置处的景深也不相同,从而实现3D显示。另外,本发明仅需增加一层折射率调制板即可实现3D显示,结构较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增强现实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增强现实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增强现实眼镜。
背景技术
增强现实(Augmented Eeality,AR)是一种通过计算机处理、并借助透视式的显示器或眼镜实现虚拟环境与真实环境的融合的技术。在增强显示技术中,真实环境和虚拟环境实时地叠加到一起,从而实现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的相互补充。增强现实使用户具有身临其境的沉浸感,与环境进行交互。
目前,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够实现2D/3D切换的增强现实显示设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增强现实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增强现实眼镜,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2D/3D显示切换过程易实现的增强现实显示设备。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增强现实显示设备,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微透镜阵列层、折射率调制板和成像结构,所述成像结构位于所述微透镜阵列层的一倍焦距内;其中,
在3D显示时,所述折射率调制板被配置为在所述微透镜阵列层成像时,改变所述折射率调制板的折射率,以调制所述微透镜阵列层成像时的物距。
可选地,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增强现实显示设备中,在2D显示时,所述折射率调制板的折射率固定。
可选地,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增强现实显示设备中,所述成像结构包括多个像素岛,所述微透镜阵列层包括与所述像素岛一一对应的多个凸透镜,所述像素岛位于对应的所述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内。
可选地,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增强现实显示设备中,相邻所述像素岛之间以及相邻所述凸透镜之间均具有透光区域。
可选地,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增强现实显示设备中,所述折射率调制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位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和所述第二透明基板之间的折射率调制层,位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和所述折射率调制层之间的第一透明电极,以及位于所述第二透明基板和所述折射率调制层之间的第二透明极;其中,
所述折射率调制层的材料为液晶,或所述折射率调制层的材料为压电材料。
可选地,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增强现实显示设备中,所述第一透明电极为面状电极,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包括多个块状电极。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增强现实眼镜,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增强现实显示设备。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增强现实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包括:
在3D显示时,在所述微透镜阵列层成像时,通过改变所述折射率调制板的折射率,以调制所述微透镜阵列层成像时的物距,以实现在不同景深处成像。
可选地,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增强现实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中,所述折射率调制板的折射率越大,所述微透镜阵列层成像时的物距越大。
可选地,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增强现实显示设备的驱动方法中,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01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