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花生油渣粉碎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88757.7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49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武新房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B02C4/00;B02C4/28;B02C4/42;B30B9/00 |
代理公司: | 驻马店博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95 | 代理人: | 李红卫 |
地址: | 4636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花生 油渣 粉碎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粉碎器,尤其涉及一种花生油渣粉碎器。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工作量、能够防止身体疲劳的花生油渣粉碎器。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花生油渣粉碎器,包括有支座、第一支架、第一滑套、第一滑杆、第一弹簧、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架等;支座的下侧右部安装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上安装有第一滑套。本发明通过支撑装置能够对传送带进行支撑,通过第二电机使粉碎轮逆时针转动能够对花生油渣进行粉碎,通过传送带顺时针转动能够将粉碎后的花生油渣输送至袋子内,如此不需用户持圆辊对花生油渣进行粉碎,从而能够降低用户的工作量,且不需用户对粉碎后的花生油渣进行装袋,进而能够防止用户的身体疲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粉碎器,尤其涉及一种花生油渣粉碎器。
背景技术
为了方便对花生油渣进行运输,为此需要人们对花生油渣进行粉碎,目前在对花生油渣进行粉碎时,通常是人们持圆辊对花生油渣进行碾压,如此人们的工作量较大,且对花生油渣粉碎后,需要人们对其进行装袋,从而会增加人们身体的疲劳,为了降低人们身体的疲劳,为此人们会将花生油渣放入粉碎机内进行粉碎,随后人们对粉刷后的花生油渣进行装袋,而在对粉碎后的花生油渣进行装袋时,需要不断对袋子内的花生油渣进行压实,如此会降低花生油渣的装袋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人们持圆辊对花生油渣进行碾压,如此人们的工作量较大,且花生油渣粉碎后需要进行装袋,从而会增加人们身体的疲劳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工作量、能够防止身体疲劳的花生油渣粉碎器。
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花生油渣粉碎器,包括有支座、第一支架、第一滑套、第一滑杆、第一弹簧、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架、支撑装置、第二支板、第一电机、第一转轴、第一传送轮、第二传送轮、传送带、第三支架、滑管、第二滑杆、第二弹簧、第三支板、支杆、第二电机、粉碎轮、圆形套和挂钩,支座的下侧右部安装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上安装有第一滑套,第一滑套内滑动式设有起导向作用的第一滑杆,第一滑杆的顶端安装有第一支撑板,起缓冲作用的第一弹簧绕在第一滑杆上,第一弹簧的顶端与第一支撑板的底部固接,第一弹簧的底端与第一滑套的顶部连接,第二支架固定在支座的顶部,可对传送带限位的支撑装置安装在第二支架的右部,第二支板设置在第二支架前侧面的左部,第二支板的后侧面安装有可驱动第一转轴转动的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后端穿过第二支架,第一转轴的后端设置有第一传送轮,第二传送轮转动式连接在第二支架后侧面的右部,第一传送轮和第二传送轮之间绕有起传动作用的传送带,第三支架固接在第二支架顶部的右侧,第三支架左侧面的上部固接有滑管,滑管内滑动式设有第二滑杆,第二滑杆的顶端与滑管内的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三支板设置在第二滑杆左侧面的下部,第三支板前侧面的左部安装有支杆,支杆后侧面的左部安装有可驱动粉碎轮转动的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输出轴的后端穿过第三支板,第二电机输出轴的后端安装有可对花生油渣破碎的粉碎轮,圆形套固接在第二支架的右侧面,可对袋子固定的挂钩固接在圆形套的右侧面。
作为优选,支撑装置包括有第一导向杆、第一支板、第一轴承、第一螺母、第一螺杆、第二支撑板、支撑滚轮和转杆,第一导向孔开在第二支架的右部,第一导向孔内滑动式设有第一导向杆,第一导向杆前侧面的上部安装有第一支板,第一支板的右部嵌有第一轴承,第一螺杆安装在第一轴承内,可使第一螺杆上下移动的第一螺母设置在第二支架的前侧面,第一螺母位于第一导向杆的右侧,第一螺杆的底端穿过第一螺母,第一螺杆的底端安装有可使第一螺杆转动的转杆,第一导向杆后侧面的上部安装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上部转动式连接有多个支撑滚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中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87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