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交通监控的车辆定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88467.2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9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金庆江;曾建勤;胡章青;柏龙灏;闫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文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123 | 分类号: | G08G1/123;G01S19/4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金宇平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定位 交通监控 定位点 弧长 经纬度 行程距离 地球 应用 测距 车辆定位信息 地表距离 定位信息 方式获取 行程计算 弯道 小段 坡度 路程 | ||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应用于交通监控的车辆定位方法,包括:获取车辆定位信息,定位信息包括定位点的经纬度;结合经纬度,计算相邻两个定位点在地球圆周上对应的弧长作为车辆的行程值;通过对行程值进行累计获取车辆与参照位置之间的行程距离。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应用于交通监控的车辆定位方法,结合了地球的球形特点,取两个定位点在地球圆周上对应的弧长即地表距离作为行程长度,有利于提高定位测距的精确程度。本发明中,通过行程值累计的方式获取车辆与参照位置之间的行程距离,通过将长距离路程裁成多个小段进行弧长计算,充分考虑到弯道、坡度等有可能对行程计算造成影响的道路情况,进一步提高了车辆定位的精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监控尤其是高速监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交通监控的车辆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在交通中,需要对车辆进行定位。现有的定位技术包括GPS、卫星定位等,但是由于车速、道路弯折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现有的定位技术的精确程度都不理想。尤其是在高速路上需要对事故进行定位时,由于高速路上参照物少的原因,进一步提高了定位难度。
例如,交通执法当中,对于各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处罚时,必须注明时间、地点、违法行为等关键项。对于非现场执法,这些选项也都需要叠加到取证的违法图片上,通常在城市道路上使用GPS定位就可获取准确的位置信息,但在高速公路上往往定位到的则只是简单的道路名称或道路编号,如沪陕高速或G40,而G40全长1490公里,如果违法地点仅标明“G40高速”,那违法地点这项则变得没有说服力。
近年,市场已开始出现带有精准定位的高速公路移动违章取证设备,它能获取当前取证地点在高速路段的公里数,如G40K100+200m处,这样对于违法取证的地点依据就更有说服力。
但是,这种定位方法能够获取公里数的前提是必须事先进行全路段采点,将采集到的点存入数据库,全段路长已知,全段路长被所采集的点等分,实际使用时,将实时GPS坐标与数据库做比对,找到最相近的点,计算公里数。这样虽然也能得到具体公里数,但使用起来较麻烦,必须事先采点,采点个数直接关系到计算精度,如果采样点过多又会给存储及计算带来压力,并且一但超出了事先采点的范围就会完全失去作用。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应用于交通监控的车辆定位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应用于交通监控的车辆定位方法,包括:
获取车辆定位信息,定位信息包括定位点的经纬度;
结合经纬度,计算相邻两个定位点在地球圆周上对应的弧长作为车辆的行程值;
通过对行程值进行累计获取车辆与参照位置之间的行程距离。
优选的,结合经纬度,计算相邻两个定位点在地球圆周上对应的弧长作为车辆的行程值的具体方式为:
建立三维坐标,根据经纬度在三维坐标中生成与相邻两次定位点对应的坐标点,并根据坐标点的三维坐标计算相邻两次定位点之间的直线距离L;
结合直线距离L计算两个定位点在地球表面形成的弧所对应的圆心角;
结合地球半径和圆心角获取相邻两个定位点之间的行程值。
优选的,相邻两次定位点之间的行程值的计算模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文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文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84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息处理方法以及信息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宽窄带物联网的低功耗电子站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