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气化的液体燃料功率气化器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86615.7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2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申阁;侯良立;冯克诚;钱晟浩;龚国进;周辉;谢文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润海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1/44 | 分类号: | F23D11/44;F23D11/22;F23K5/22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薛寓怀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孔 气体流道 导流片 筒体 呈螺旋状 高效气化 喷射方向 气化通道 液体燃料 内侧孔 气化器 迎风面 气化 气体流动方向 气液混合物 混合加热 交叉设置 气化腔体 气化效果 筒体内壳 筒体外壳 移动过程 逐渐增加 流速差 折返 油管 内壁 外壁 加热 燃料 分割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气化的液体燃料功率气化器,包括筒体、油管和内部导流片,内部导流片呈螺旋状设置,所述内部导流片将气化腔体分割为一组气体流道,一组气体流道呈螺旋状设置,并且一组气体流道的截面积沿气体流动方向逐渐增加,筒体内壳靠近筒体迎风面一端的内壁上设有一组内侧孔壁上部喷孔和一组内侧底部喷孔,内侧孔壁上部喷孔的喷射方向和内侧底部喷孔的喷射方向交叉设置,筒体外壳靠近筒体迎风面一端的外壁上设有一组外侧底部喷孔。本发明通过折返的双重气化通道,延长了气化路径,并在气化通道的内外侧均进行加热。燃料移动过程中,气液混合物在一定流速差的作用下相互撞击,利于混合加热气化,使得气化效果大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烧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气化的液体燃料功率气化器。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高效气化的液体燃料功率气化器的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国内日益增长的能源应用需要,基于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的燃烧器在工业与民用领域大量出现,燃烧器追求的主要目标就是安全、高效以及环保的低排放。这其中高效燃烧与低排放燃烧是两个逐步细化与强化的指标,在当前环保排放要求愈来愈强烈的当下,能提高燃烧效率、减少排放的措施需求极为迫切,当前国家大力推动天然气管道建设与北方利用天然气供暖就有此方面的考虑。
相对于天然气等气体燃料能与空气直接混合燃烧方式,液体燃料燃烧目前的燃烧方式局限在雾化燃烧上,各个厂家的区别只是在于雾化的方式方法,具体的雾化方式有压力雾化、介质雾化、机械转杯雾化等,是将管道运输过来的液体燃料雾化成相对均匀的小颗粒液滴再与空气混合后燃烧,追求的雾化指标主要有两个:颗粒尺寸大小与颗粒尺寸均匀度。但这种途径不管怎么突破都会受到几大方面的制约:
1:雾化液滴平均颗粒尺寸相对气体燃料的分子颗粒尺寸不具备可比性,与助燃空气混合效果比不上气体燃料。
2:雾化均匀度存在偏差,会不可避免出现大颗粒聚合的液滴,这部分液体颗粒燃烧相对小颗粒液滴燃烧更易出现燃烧不充分、尾气排烟等情况。
3:雾化喷头长久工作导致雾化效果变差,达不到出厂时候的雾化颗粒标准,增加污染物排放,影响燃烧效率。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气化的液体燃料功率气化器,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开创性燃烧方式,使得液体燃料基本接近气体燃料的燃烧效果;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高效气化的液体燃料功率气化器的工作方法,解决了如何将液体燃料高度气化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润海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润海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66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