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轿厢出入口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86573.7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91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江楫;何晓光;张允中;陆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王江富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出入口 监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厢出入口监测系统,其包括门区保护装置、门系统控制器;门系统控制器通过外部检测设备检测轿厢门状态;门系统控制器通过门状态信息接口发送轿厢门状态到门区保护装置;轿厢门状态包括全闭状态、全开状态及中间状态;门区保护装置设有TOF传感器;TOF传感器根据光线发射和反射时间差或相位差获得轿厢门开度检测信号;门区保护装置根据轿厢门状态为全开状态时的轿厢门开度检测信号,来确定轿门与轿壁夹缝基准线;门区保护装置并通过门区状态信号接口发送门区状态到所述门系制器;门区状态包括物体距离夹缝基准线是否小于设定距离。本发明的电梯轿厢出入口监测系统,能提高轿门与轿壁夹缝基准线的精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安全检测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电梯轿厢出入口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梯的相关国家标准中,明确规定电梯系统必须安装出入口保护装置,目前一般采用电梯门光幕来保护出入电梯轿厢的乘客,其功能主要是检测是否有人或物体进出轿门以防止被关闭过程中的轿门撞击。
普通光幕只能保护轿厢侧区域,无法保护靠近层站地坎位置的异物插入带来的风险,也无法预测有进门趋势的人或物。如果要防手指进入轿门与前壁缝隙,又需要使用独立的红外检测器。对儿童宠物的监控也需要独立的摄像装置。以上诸多监控往往需要多个监控器来完成,这样通信接口也会有各种不同的接口与门机印板通信,很难做到仅1个通信口就能完成所有的通信。
也有一体式门保护装置在完成上述所有功能后通过网络口,采用串行通信的方式与门机板通信,但这种方式是使用数据包进行通信,门保护装置先要将检测到的情况制作成数据包,从网口进行通信,但这种通信速度慢,使电梯门不能及时采取防护。
目前有的一体式门保护装置采用TOF技术。TOF是飞行时间(Time of Flight)技术的缩写,即TOF传感器发出经调制的红外光,遇物体后反射,TOF传感器通过计算光线发射和反射时间差或相位差,来换算被拍摄景物的距离,以产生深度信息,此外再结合传统的相机拍摄,就能将物体的三维轮廓以不同颜色代表不同距离的地形图方式呈现出来。一体式门保护装置采用TOF技术的一大缺点是,当门是轿厢门是玻璃门时,TOF传感器发出的红外光会穿透玻璃门,检测精度会很大程度降低,尤其在轿厢门关闭时,红外光穿透玻璃面,穿透出的光无法返回TOF传感器,TOF传感器就无法计算飞行返回时间,会误认为此时轿厢门是打开状态,如果门系统控制器不通知TOF传感器轿厢门已经关闭,TOF传感器会在轿厢门关闭时仍然不断检测轿厢外物体的运动趋势,轿厢外的物体运动被检测到后,反而造成了反开门,最终造成电梯永远关不了轿厢门。而且TOF传感器面对玻璃门也难以精确定位出入口的真正宽度,很难在轿厢门打开过程中准确定位轿厢门与轿厢前壁关门侧面的夹缝基准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梯轿厢出入口监测系统,能提高轿门与轿壁夹缝基准线的精确度,能避免玻璃门红外穿透带来的轿门反开现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电梯轿厢出入口监测系统,其包括门区保护装置1、门系统控制器2;
所述门系统控制器2通过外部检测设备检测轿厢门状态;
所述门系统控制器2通过门状态信息接口3发送轿厢门状态到所述门区保护装置1;
所述轿厢门状态包括全闭状态、全开状态及中间状态;
所述门区保护装置1设置TOF传感器;;
所述TOF传感器,用于根据光线发射和反射时间差或相位差获得轿厢门开度检测信号;
所述门区保护装置1根据所述门系统控制器2发送来的轿厢门状态为全开状态时的轿厢门开度检测信号,来确定轿门与轿壁夹缝基准线,即轿厢门的关门侧壁同前侧壁的竖直相交线;
所述门区保护装置1并通过门区状态信号接口4发送门区状态到所述门系统控制器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65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