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缸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85642.2 | 申请日: | 2019-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4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周民杰;马绿州;张俊霞;冯辉;解伟;白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力电器(郑州)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1/06 | 分类号: | F15B11/06;F15B13/04;F15B19/00;G01M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万婧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试装置 油缸 压缩空气 油缸活塞运动 测试 抽芯机构 出气装置 动力来源 进气接头 进气位置 进气装置 进退动作 开关控制 控制气阀 气体驱动 推杆活塞 一次连接 转换装置 气阀 弹起 按键 按动 下压 连贯 | ||
一种油缸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设计的油缸测试装置包括进气装置A、转换装置B和出气装置C,压缩空气从进气接头17进入,通过按动控制开关,控制气阀按键为下压或弹起状态,使得推杆活塞24做往复运动。本发明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来源,气体驱动油缸活塞运动实现抽芯机构的进退动作的油缸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开关控制气阀进气位置的切换,一次连接,实现动作多次连贯测试,结构简单可靠,易于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缸测试装置领域,主要涉及一种通过压缩空气实现油缸活塞运动的装置及测试方法。
技术背景
随着模具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复杂产品可以使用模具来实现批量生产,模具中机构设计及动作顺利越来越复杂;为实现抽芯机构动作现有控制,比较常用的是液压油缸驱动抽芯机构,生产过程中利用机床液压系统信号控制实现抽芯机构的动作先后顺序。
因此在新模具制造过程或模具维修过程中,油缸驱动抽芯机构测试是必须进行的工序。以保证模具抽芯动作连贯顺畅、位置进退准确并且无卡顿等问题,保证模具交付或维修模具上机后正常生产的进行。
现有模具行业测试油缸驱动抽芯机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利用机床自带液压系统连接模具油缸,驱动油缸带动抽芯机构运动进行测试;此方法测试需要模具多次上下机,模具转运等过程繁琐导致测试周期长,而且占用机床资源较多,成本较高。
2.利用专用的液压系统设备连接油缸进行动作测试,此方法虽然解决了上机测试的弊端;但需要购买专用液压系统测试设备,生产厂家较少,设备购买难度大,对于中小型厂家成本较高,需要通电启动设备才能测试。
发明内容
为解决如下技术问题:1.解决模具油缸驱动抽芯机构测试需要上机床测试的问题,避免机床资源损失,避免机床占用及运行成本浪费;2.避免了频繁上下机的繁琐工作,减轻工作量,缩短测试周期;3.解决中小厂家因测试需要专用液压设备投入,成本较高的问题;4.解决压缩空气驱动测试过程中的漏气压力损失问题,解决气体测试中来回切换进气位置的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来源,气体驱动油缸活塞运动实现抽芯机构的进退动作的油缸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开关控制气阀进气位置的切换,一次连接,实现动作多次连贯测试,结构简单可靠,易于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设计的一种油缸测试装置,包括进气装置A、转换装置B和出气装置C;
所述进气装置A包括进气接头17和连接管P15,所述进气接头17与连接管P15贯通;
所述转换装置B包括回油管S13和回油管R14,所述回油管S13、回油管R14和连接管P15都连接于气阀12的一侧,所述气阀12的另一侧连接有连接管A7和连接管B8,所述气阀12还设有用于控制回油管R14与连接管A7贯通且连接管P15与连接管B8贯通,或连接管P15与连接管A7贯通且回油管S13与连接管B8贯通的控制开关9;
所述出气装置C包括气管接头A5、气管接头B10、连接管C3和连接管D4以及专用油管接头C1和专用油管接头D2,所述气管接头A5、连接管C3和专用油管接头C1贯通,所述气管接头B10、连接管D4和专用油管接头D2贯通;
所述专用油管接头C1连接有设于油缸23上的进油接头C22,专用油管接头D2连接有设于油缸23上的进油接头D21,所述油缸23内设有推杆活塞24,所述进气接头17进气后使得推杆活塞24往复运动。
优选的,所述进气接头17和连接管P15由进气转换块16连接,防止连接管P15发生拉扯,避免进气接头17直接通过连接管P15连接气阀12,连接管P15受拉力导致气阀12和进气接头17连接处漏气或损坏,因此设置有进气转换块16对进气接头17、连接管P15和气阀12起保护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力电器(郑州)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格力电器(郑州)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56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