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长链胆固醇酯在调控神经元神经突起生长中的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684043.9 | 申请日: | 2019-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73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 发明(设计)人: | 戴建武;杨颖;栾梁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61K31/575 | 分类号: | A61K31/575;A61P25/00;C12Q1/6883;A61K4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商秀玲 |
| 地址: | 100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胆固醇 调控 神经元 神经 突起 生长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长链胆固醇酯在调控神经元神经突起生长中的应用。本发明发现长链胆固醇酯对神经元神经突起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并发现长链胆固醇酯对神经元神经突起生长的抑制作用通过激活Rho/ROCK信号通路,提高ROCK蛋白及其下游MLC的磷酸化水平实现。本发明提供的长链胆固醇酯对于Rho/ROCK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以及对神经元神经突起生长的抑制功能可为脊髓损伤等神经元神经突起生长受到抑制的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药物靶标和新的思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长链胆固醇酯在调控神经元神经突起生长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当脊髓损伤发生时,由于脊髓和韧带受到压迫,通常会导致轴突断裂及神经元死亡,同时由于脊髓损伤而引发的生化反应和血管机制变化还会进一步引起脊髓的继发性损伤。因此,脊髓损伤一旦发生,往往会造成病变机体下方永久性的感觉功能丧失及自主运动功能受损。值得注意的是,脊髓损伤往往发生于青壮年人群,这些作为社会价值创造的主要贡献者在脊髓损伤发生后,不仅会遭受全部或部分瘫痪、慢性疼痛和痉挛等伤害,还要承担巨额的脊髓损伤治疗费用。
哺乳动物脊髓损伤后形成的抑制性微环境通常会阻碍神经元神经突起的伸长和神经的发生。其中,包括Nogo、OMgp和MAG在内的多种髓鞘相关蛋白均已被证实可以抑制体内神经突起的生长。
脂质是髓鞘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约占髓鞘干重的75%。但是,在脊髓损伤后,损伤部位脂质含量的变化与神经元神经突起生长的相互作用关系目前尚未有报道。因此,研究脂质含量变化对于脊髓损伤后神经元神经突起生长的作用对于脊髓损伤后的再生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文献报道可知,Rho/ROCK信号转导通路能够参与体内多种生理功能,如细胞骨架重组、细胞收缩和生长以及调控神经突起生长等,当体内平衡状态造到破坏时,大量的抑制因子与神经突起表面受体结合并激活Rho/ROCK信号传导途径,从而抑制神经突起的生长和发芽。目前,Rho/ROCK信号转导途径是推进中枢神经系统再生和恢复的潜在治疗靶标。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长链胆固醇酯在调控神经元神经突起生长中的应用。
本发明通过对全横断脊髓损伤大鼠的脊髓组织进行全脂分析,发现长链胆固醇酯在脊髓损伤后含量显著升高。根据此发现,本发明分析了长链胆固醇酯对神经元神经突起生长的影响,筛选得到对神经元神经突起生长具有抑制作用的长链胆固醇酯,并解析了长链胆固醇酯对于脊髓损伤后神经突起生长抑制的作用机理(长链胆固醇酯对神经元神经突起生长的抑制作用通过激活Rho/ROCK信号通路,提高ROCK蛋白及其下游MLC的磷酸化水平实现),提供了缓解或解除长链胆固醇酯对神经元神经突起生长抑制作用的方法。
具体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首先,本发明提供长链胆固醇酯在调控神经元神经突起生长中的应用。
本发明发现,长链胆固醇酯对于神经元神经突起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并且抑制作用随长链胆固醇酯浓度提高而增强。上述调控神经元神经突起生长优选为神经元神经突起生长。
本发明还提供长链胆固醇酯在调控Rho/ROCK信号通路中的应用。
本发明发现长链胆固醇酯通过激活Rho/ROCK信号通路,提高ROCK蛋白的表达和下游MLC磷酸化水平,从而发挥抑制神经突起生长的作用。上述调控Rho/ROCK信号通路优选为激活Rho/ROCK信号通路。
基于上述长链胆固醇酯的作用机理,本发明提供降低或阻断长链胆固醇酯对于神经元神经突起抑制作用的方法,其为通过使用Rho/ROCK信号通路抑制剂或阻断剂实现。
作为优选,所述Rho/ROCK信号通路抑制剂包括但不限于Y-276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40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