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疗照护用气垫装置及气垫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683723.9 | 申请日: | 2019-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4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 发明(设计)人: | 许家铭;陈一元;王炯珵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G7/057 | 分类号: | A61G7/057;A61G7/07;G01L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泰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55 | 代理人: | 张雅军;史瞳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医疗 照护 气垫 装置 系统 | ||
一种医疗照护用气垫装置及气垫系统,包含气垫模块、压力感测系统及主机。气垫模块包括多个主气囊。压力感测系统包括汇流传输模块及多个感测模块。每一感测模块包括感测单元及转接单元,感测单元设于对应主气囊的支撑面并具有导电线路图案及多个导电块,导电线路图案形成多个分布于主气囊的支撑面的感测点,导电块设于感测点以连接对应感测点的正、负极导线且于受压时使对应感测点导通并随不同压力产生阻抗变化。转接单元电连接感测单元与汇流传输模块。主机连接气垫模块和汇流传输模块以接收测得的感测讯号并控制对气垫模块充气及泄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照护用气垫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压力感测功能的医疗照护用气垫装置及气垫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长期卧床的患者若无法自主移动身体,容易因为肌肉长期接触床面并受身体重量的压力作用而产生压疮,所以照护者必须频繁地协助患者翻动身体以避免产生压疮。
为了减轻照护者的负担,现有一种气垫床,利用可交替充气及泄气的气囊以轮流释放患者身体各部位肌肉的压力。其原理是将多个管状气囊沿一直线并排以组成床垫大小,以相邻的气囊两个一组或三个一组,同一组的气囊轮流泄气及充气,以两个一组为例说明,当其中一气囊充气时另一气囊则泄气,如此由每组充气的气囊支撑患者身体,而每组泄气的气囊不与患者身体接触,借此使患者的肌肉释放压力,一段时间再使泄气的气囊充气并使充气的气囊泄气,如此交替充气和泄气而能使患者的身体肌肉轮流释放压力,以降低产生压疮的风险。
然而,由于各式各样患者的身形与体重均不相同,现有的气垫床无法确保患者使用时气囊的压力是否足以支撑患者,当气囊压力过低时,患者身体会压在全部的气囊上,即使部分气囊泄气也无法达到释放肌肉压力的效果。如何即时监控患者与气囊的接触状况以避免让肌肉释放压力的效果失效,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其中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解决前述问题的医疗照护用气垫装置及气垫系统。
本发明的医疗照护用气垫装置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是包含气垫模块、压力感测系统及主机。该气垫模块包括多个可交替充气及泄气的管状主气囊,每一主气囊在横向延伸且具有朝上的支撑面,所述主气囊在纵向并排以共同构成气垫主体结构。该压力感测系统包括汇流传输模块及多个感测模块。该汇流传输模块在该纵向延伸并在该横向上位于该气垫模块的一侧,并具有可导电的传输电路。所述感测模块分别设于其中至少一部分数量的主气囊,每一感测模块包括感测单元及转接单元,该感测单元设于对应主气囊的支撑面并具有导电线路图案及多个导电块,该导电线路图案包括多条导线以形成多个分布于该支撑面且在该横向上排列的感测点,每一感测点由其中两条分别作为正极与负极的导线构成,所述导电块分别设于所述感测点以连接对应感测点的正、负极导线且于受压时使对应感测点的正、负极导线电性导通并随不同压力产生阻抗变化,该转接单元电连接该感测单元与该汇流传输模块以将该感测单元测得的感测讯号传输至该汇流传输模块。该主机连接该气垫模块和该压力感测系统的汇流传输模块,并包括控制模块及供气模块,以接收该压力感测系统测得的感测讯号并控制对该气垫模块充气及泄气。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该转接单元具有第一转接电路、第二转接电路及微处理器,该第一转接电路与该感测单元电连接,该第二转接电路与该汇流传输模块电连接,该微处理器电连接该第一转接电路与该第二转接电路且汇整自该第一转接电路接收的感测讯号再传输至该第二转接电路,而使该第二转接电路的导线数量少于该第一转接电路。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该感测单元还具有柔性基板,且该导电线路图案以印刷方式形成于该柔性基板的表面。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该感测单元以热压合方式与对应的主气囊结合固定。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该感测单元与对应的主气囊可拆地结合固定。
在一些实施态样中,该感测单元还具有保护膜以覆盖该导电线路图案及所述导电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美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37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触性过敏原试剂组合及其用途
- 下一篇:一种实验室快速制备微米级微塑料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