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片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及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683070.4 | 申请日: | 2019-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808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 发明(设计)人: | 五十岚弘也;河村信宏;木村雄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6F3/12 | 分类号: | G06F3/12;B41J29/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魏启学律师事务所 11398 | 代理人: | 魏启学 |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薄片 管理 系统 控制 方法 暂时性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薄片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及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薄片管理系统包括图像形成设备以及与图像形成设备通信的第一信息处理设备和第二信息处理设备。第一信息处理设备包括连接到图像形成设备的第一LAN接口、连接到网络的第二LAN接口和显示信息的第一显示器。为了在第一显示器上显示用于进行薄片管理的画面,第一信息处理设备基于与经由第一LAN接口所连接的设备有关的信息来获得图像形成设备的装置信息。第二信息处理设备包括连接到网络的第三LAN接口和显示信息的第二显示器。为了在第二显示器上显示用于进行薄片管理的画面,第二信息处理设备使用用户输入的地址信息经由第三LAN接口来获得图像形成设备的装置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管理与打印中使用的薄片有关的信息的打印系统。该打印系统包括诸如打印机和复印机等的图像形成设备以及诸如个人计算机(PC)等的信息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作为用于在薄片上形成图像的设备,已知有诸如打印机等的图像形成设备(打印设备)。另外,还已知有通过其它设备(信息处理设备)来管理与在这样的打印设备中使用的薄片有关的信息的打印系统(日本特开2018-86766)。
由于日本特开2018-86766中的信息处理设备被配置为针对各薄片类型设置有助于打印的调整值,因此可以实现高级打印。另外,可以将设置了调整值的薄片类型与薄片托盘链接管理。因此,通过将各种薄片类型与不同的薄片托盘链接,可以适当地使用高级打印来满足各种需要。特别地,日本特开2018-86766描述了将薄片托盘和薄片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作为列表显示在画面上。如此,用户可以通过在检查此画面的同时给出用以执行打印的指示来适当地使用高级打印以满足各种需要。
日本特开2018-86766描述了仅直接连接到图像形成设备的信息处理设备进行薄片管理。然而,考虑到用户的便利性,甚至从网络上的其它信息处理设备也应以相同或类似的可操作性进行薄片管理。为了实现这一点,例如,可以将设置有远程操作功能的薄片管理应用分配给直接连接的信息处理设备和其它信息处理设备。通过在该薄片管理应用上输入诸如互联网协议(IP)地址等的地址信息,甚至可以从网络上的任何终端进行薄片管理。
然而,对于诸如直接连接到图像形成设备的信息处理设备等的可以预先指定薄片管理目的地的设备,输入这样的地址信息有时可能是麻烦的。
发明内容
公开了可以兼容基于地址信息的输入来识别薄片管理目的地的方法和在无需输入地址信息的情况下识别薄片管理目的地的方法的薄片管理系统。在这方面,本发明提供了被配置为提供与信息处理设备相对应的可操作性的薄片管理系统。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包括基于IP地址的输入来识别薄片管理目的地的信息处理设备和在无需输入IP地址的情况下识别薄片管理目的地的信息处理设备的薄片管理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一种薄片管理系统,包括:图像形成设备,其被配置为在薄片上进行打印;第一信息处理设备,其被配置为与所述图像形成设备通信;以及第二信息处理设备,其被配置为经由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设备与所述图像形成设备通信,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设备包括:第一局域网接口即第一LAN接口,其连接到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第二LAN接口,其连接到网络,第一显示器,其被配置为显示信息,以及被配置为获得装置信息的单元,其中,为了在所述第一显示器上显示用于进行薄片管理的画面,所述第一信息处理设备的被配置为获得装置信息的单元基于与经由所述第一LAN接口所连接的设备有关的信息来获得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装置信息,以及其中,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设备包括:第三LAN接口,其连接到所述网络,第二显示器,其被配置为显示信息,以及被配置为获得装置信息的单元,其中,为了在所述第二显示器上显示用于进行薄片管理的画面,所述第二信息处理设备的被配置为获得装置信息的单元使用用户输入的地址信息经由所述第三LAN接口来获得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装置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30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设备、记录介质
- 下一篇:一种七基色高保真柔印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