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多维数据聚合与访问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82421.X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86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吴亚联;吴呈呈;侯健;黄盟标;赵鑫;朱紫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H04L9/00;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105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联网 多维 数据 聚合 访问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多维数据聚合与访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物联网智能终端设备对电网多维数据进行采集;
网关基于Boneh-Goh-Nissim同态加密将多维数据聚合成一个数据密文并与控制中心进行数据传输和指令传达;
可信任机构为同态加密提供相应参数并采用密文策略属性加密算法(CP-ABE)加密每个维度的同态加密私钥得到私钥密文;
控制中心将收集的数据密文与私钥密文存储在云服务器中;
数据分析机构、数据用户和控制中心可以访问已授权维度的数据信息;
其中,物联网智能终端设备对电网多维数据进行采集包括以下步骤:
智能电表采集家庭局域网中各用电设备的用电数据和总用电数据;
高计量设备与无线传感器网络收集发、输、配电环节的多维数据;
智能电表、高计量设备、无线传感器网络将采集的多维数据上传至各建筑网关;
其中,网关基于Boneh-Goh-Nissim同态加密将多维数据聚合成一个数据密文并与控制中心进行数据传输和指令传达包括以下步骤:
可信任机构运行Boneh-Goh-Nissim密钥生成算法得到同态加密公共密钥PKBGN和私钥SKBGN;
建筑网关基于Boneh-Goh-Nissim同态加密算法加密多维数据,并将密文上传至局域网网关;
局域网网关将多维密文数据聚合成一个数据密文CBGN.Add,并上传至控制中心;
局域网网关接收控制中心反馈的控制指令,并将指令传达给建筑网关;
其中,可信任机构采用密文策略属性加密算法(CP-ABE)加密每个维度的同态加密私钥得到私钥密文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对系统初始化,使用CP-ABE初始化算法ABE.Setup(lλ)→PKABE,MKABE生成系统公共密钥PKABE和系统主密钥MKABE;
其次生成私钥,通过系统主密钥和属性集使用CP-ABE私钥生成算法其中i∈{1,…,m}生成私钥
最后加密同态加密私钥:输入公共密钥PKABE、访问结构τ和每个维度的同态加密私钥SKBGN-j=Qj,j∈{1,…,k},运行CP-ABE加密算法ABE.Enc(Qj,τ,PKABE)→CTj,输出对应维度的同态加密私钥密文CTj;
其中,数据分析机构、数据用户和控制中心可以访问已授权维度的数据信息包括以下步骤;
密文策略属件解密:如果属件集满足私钥密文的访问结构,则可以通过私钥来解密同态加密私钥密文CTj,运行CP-ABE解密算法输出同态加密私钥Qj;
同态解密:输入同态加密私钥Qj、同态加密公钥和聚合密文CBGN.Add,运行输出相应维度的电力数据
进行维度级别的细粒度访问控制:
数据分析机构访问授权维度,对电力数据进行研究分析;
数据用户被授权访问各自家庭局域网中各设备用电信息和总用电信息;
控制中心被授权访问局域网总用电信息,进而发送控制指令给电网各个环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未经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242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