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回收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682372.X | 申请日: | 2019-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84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 发明(设计)人: | 彭灿;颜祥军;汤依伟;文定强;张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佳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清远佳致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D15/08 | 分类号: | C01D1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梁晓婷 |
| 地址: | 513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正极 活性 材料 回收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包括钴酸锂、镍酸锂和锰酸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回收方法包括:
将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在氢气氛围下进行煅烧反应,得到煅烧产物;
所述煅烧产物用水进行第一次浸出反应,过滤得到第一滤渣和第一滤液;
所述第一滤渣用水进行第二次浸出反应,所述第二次浸出反应过程中同时加酸调节pH值≤ 6,过滤得到第二滤渣和第二滤液;
所述第二滤渣用水进行第三次浸出反应,过滤得到第三滤渣和第三滤液;
将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混合并调节pH值≥12进行反应,过滤得到第四滤渣和第四滤液;
将所述第四滤液在空气或二氧化碳氛围下与碳酸盐反应,过滤得到碳酸锂;
所述第一次浸出反应过程中水的用量为所述煅烧产物重量的0.5~1倍;所述第二次浸出反应过程中水的用量为所述第一滤渣重量的0.5~1倍;所述第三次浸出反应过程中水的用量为所述第二滤渣重量的0.5~1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三滤渣加水并加酸调节pH值为0.5~1.5进行反应,过滤得到第五滤渣和第五滤液;
将所述第五滤液经浓缩后冷却,得到正极活性材料前驱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所述煅烧反应前,将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进行粉碎得到粉料;
所述粉料的粒径为80~100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煅烧反应在催化剂催化作用下进行,所述煅烧反应的温度为630~700℃,所述煅烧反应的时间为2~4h。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硫酸氢钠;所述催化剂的用量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0.01~0.0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浸出反应、所述第二次浸出反应及所述第三次浸出反应均在常温下进行,且反应时间均为1~3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为硫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混合后加入表面活性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的用量为所述第一滤液和所述第二滤液的总质量的0.005~0.01%。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烷基磺酸盐、脂肪醇醚硫酸盐、三羧酸酯、丙基奈磺酸盐、丁基奈磺酸盐、木质素磺酸盐和重烷基苯磺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的质量比为1:(0.8~1.5)。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滤渣加水并加酸调节pH值为0.5~1.5的反应过程中还加入还原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剂为过氧化氢;所述还原剂的用量为所述第三滤渣、水和酸的总质量的0.005~0.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佳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清远佳致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佳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清远佳致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237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