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壳式换热器和空调机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81581.2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6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张治平;胡东兵;胡海利;张营;王小勇;杨旭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F9/22;F24F13/3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张靖靖;刘志强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通孔 折流板 管壳式换热器 空调机组 换热管 流体流动路径 穿过 壳式换热器 换热能力 流体通过 换热器 滞流 种管 邻近 流通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和空调机组,其中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壳体(10)、换热管和折流板(20),换热管穿过壳体(10),折流板(20)安装在壳体(10)内,用于改变壳体(10)内的流体流动路径,折流板(20)设有第一通孔(21)和第二通孔(22),换热管穿过第一通孔(21),第二通孔(22)邻近折流板(20)与壳体(10)的连接处,第二通孔(22)用于使流通于壳体(10)内的流体通过。空调机组包括管壳式换热器。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二通孔可以消除滞流区域,提高换热能力;还可以减少折流板的振动,提高换热器的整体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和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空调机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种换热器中,管壳式换热器由于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可靠性高、适应性强等特点而应用最为广泛。鉴于管壳式换热器在空调机组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改进传统的壳程结构来提高其效率成为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
通常情况下,换热器的内部安装有板式折流板,用来提高换热效率。但是设置板式折流板后,壳体内流体与换热管内流体的热交换能力变差,而且换热器整体出现振动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公开于本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和空调机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设置折流板后换热能力变差以及容易引起振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包括:
壳体;
换热管,穿过壳体;和
折流板,安装在壳体内,用于改变壳体内的流体流动路径,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换热管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邻近折流板与壳体的连接处,第二通孔用于使流通于壳体内的流体通过。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内沿流体流动方向设有多个折流板,两个折流板上所设置的第二通孔的总流通面积相同或不同;和/或,两个折流板上所设置的第二通孔的截面形状相同或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内沿流体流动方向设有多个折流板,每个折流板上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二通孔,位于上游的折流板上所设置的第二通孔的总流通面积大于位于下游的折流板上所设置的第二通孔的总流通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折流板的第一端与壳体连接,折流板的远离第一端的第二端与壳体之间具有间隙,在自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上,间隙的宽度为壳体的宽度的1/10~2/5。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内沿流体流动方向设有多个折流板,折流板的第一端与壳体连接,折流板的远离第一端的第二端与壳体之间具有间隙,相邻两个折流板之间沿流体流动方向的距离为壳体在自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上的宽度的1/3~1/2。
在一些实施例中,折流板的厚度为3mm~1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通孔的截面为圆形、菱形或长条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通孔的截面为圆形,第二通孔的半径为1mm~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通孔的截面为圆形,两个相邻第二通孔之间的距离为第二通孔的半径的3~8倍。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通孔的截面为圆形,距离折流板的边缘最近的第二通孔与折流板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小于第二通孔的半径的1.5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包括上述的管壳式换热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15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温烟尘利用及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抗积垢板式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