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快速鱼头尾分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81070.0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59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胡志刚;刘良忠;张永林;苏睿;蔡振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轻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22C25/14 | 分类号: | A22C25/14;B26D1/16;B26D5/02;B26D7/06;B26D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晏波 |
地址: | 4300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快速 鱼头 尾分切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快速鱼头尾分切装置,包括分切机架,设于所述分切机架上的分切升降平台,以及设于所述分切升降平台上的分切刀具机构;所述分切升降平台包括设于所述分切机架上的分切升降底板,设于所述分切升降底板上方的分切升降顶板,设于所述分切升降底板和所述分切升降顶板之间的分切升降支架结构,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分切升降支架结构展开或折叠的分切升降驱动结构;所述分切刀具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分切升降顶板上的分切驱动电机,以及与所述分切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分切圆盘切刀。本发明可自动完成鱼头和鱼尾的分切,连续快速高效,可减少人工成本,保证加工的效率和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鱼类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连续快速鱼头尾分切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水产品产量、水产养殖和水产品贸易第一大国。目前,我国水产品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38%,养殖水产品产量占世界养殖水产品总量的70%,水产品产量连续二十多年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的水产品丰富,其中淡水鱼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由于饮食生活习惯等原因,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水产品加工工艺及设备大多是针对海水鱼产品。而淡水鱼作为我国人民的主要生活食品之一,其加工处理大多是通过手工或半手工方式,没有形成规模化和工业化大批量生产,主要也因为我国水产品加工机器设备的落后。
而且,目前国内针对淡水鱼产品的前处理装置和设备,大多是单机、单工位,而且大多是半自动化半手工方式,无法实现淡水鱼前处理的连续化自动化加工。淡水鱼鱼加工前处理加工主要包括鱼鳞去除、鱼的头尾切割和鱼内脏的清除等。由于鱼头和鱼尾的价值较低,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将鱼的鱼头和鱼尾切除。但是,我国现有的淡水鱼鱼头和鱼尾切除操作大多依赖手工或半手工完成,而工人对鱼进行鱼头和鱼尾切除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参差不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不能适应大规模标准化生产的需要。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连续快速鱼头尾分切装置,可自动完成鱼头和鱼尾的分切,连续快速高效,可减少人工成本,保证加工的效率和品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续快速鱼头尾分切装置,包括分切机架,设于所述分切机架上的分切升降平台,以及设于所述分切升降平台上的分切刀具机构;
所述分切升降平台包括设于所述分切机架上的分切升降底板,设于所述分切升降底板上方的分切升降顶板,设于所述分切升降底板和所述分切升降顶板之间的分切升降支架结构,以及驱动所述分切升降支架结构展开或折叠的分切升降驱动结构;
所述分切刀具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分切升降顶板上的分切驱动电机,以及与所述分切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分切圆盘切刀。
可选地,所述分切升降支架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分切折叠架,以及铰接所述分切折叠架的分切铰接轴,所述分切升降驱动结构一端与所述分切升降底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分切铰接轴连接;
每个所述分切折叠架均包括一端铰接于所述分切升降底板、另一端滑动铰接于所述分切升降顶板的第一分切折叠杆,一端滑动铰接于所述分切升降底板、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分切升降顶板上的第二分切折叠杆,所述第一分切折叠杆与所述第二分切折叠杆通过所述分切铰接轴铰接。
可选地,所述分切升降平台包括设于所述分切升降底板顶部一侧的第一分切铰接座,形成于所述分切升降底板顶部另一侧的第一分切滑动槽,以及滑动设于所述第一分切滑动槽中的第一分切滑动轮;
所述分切升降平台还包括设于所述分切升降顶板底部一侧的第二分切铰接座,形成于所述分切升降顶板底部另一侧的第二分切滑动槽,以及滑动设于所述第二分切滑动槽中的第二分切滑动轮;所述第二分切滑动槽与所述第一分切铰接座对应,所述第二分切铰接座与所述第一分切铰接槽对应;
所述第一分切折叠杆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分切铰接座上、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分切滑动轮上,所述第二分切折叠杆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分切铰接座上、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分切滑动轮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轻工大学,未经武汉轻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10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剔除黑线和鱼鳍且高效的带鱼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河蟹自动分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