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喷印介质烘干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681061.1 | 申请日: | 2019-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76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 发明(设计)人: | 卢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宏华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1F23/04 | 分类号: | B41F23/04 |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卜华忠 |
| 地址: | 31005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介质 烘干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印介质烘干装置,属于数码印花技术领域,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烘干装置热量利用率低的缺陷。烘干装置包括机体,机体的第一端部设置第一风机,机体的第二端部设置第二风机,第一风机的进风口和第二风机的出风口连通,第一风机的出风口通过烘干通道和第二风机的进风口连通,第一风机的出风口处或出风口的下游设置加热装置。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喷印介质烘干装置,由于设置了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两组风机,第二风机能够对第一风机吹出的热风进行回收,回收后的热风又能够重新进入第一风机被吹出,实现热风循环,减少热能散失,节约能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码印花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喷印介质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数码印花机对喷印介质进行数码印花后,需要将刚刚经过印花操作的喷印介质进行烘干处理。现有的数码印花机中的烘干装置通常采用热辐射原理对喷印介质进行烘干,例如现有一种烘干装置为电热台板,采用红外加热管对经过电热台板的喷印介质进行烘干。这种烘干装置产生的热量直接散发到车间中,热量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能源浪费,且散发到车间中的热量会提高车间的温度,容易造成车间温度过高,不利于数码印花机操作人员的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喷印介质烘干装置,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烘干装置热量利用率低的缺陷。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喷印介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第一端部设置第一风机,所述机体的第二端部设置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的进风口和所述第二风机的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一风机的出风口通过烘干通道和所述第二风机的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一风机的出风口处或出风口的下游设置加热装置。
第一风机上吹出的风经过加热装置形成热风,热风进入烘干通道对经过烘干通道或经过烘干通道的开口附近的喷印介质进行烘干处理,热风在第二风机的作用下回收并从第一风机的进风口重新进入第一风机,重新被第一风机吹出,使得热风能够循环利用,充分利用热量,减少热量散失,提高热量利用率,降低能耗,节约成本。
优选的,所述机体的第二端部具有回风凸台,所述回风凸台的一侧或两侧具有具有第一回风口。凸台能够阻挡热风,减少热风散失。
优选的,所述机体的第二端部可拆卸设置回风盖板,所述回风凸台位于所述回风盖板上。回风盖板的可拆卸便于第二风机的维修。
优选的,所述回风盖板上具有和所述第一回风口朝向不同的第二回风口。这样能够从多个方向进风到第二风机,提高进风效率。
优选的,所述机体的第二端部的端缘处具有管状凸棱,所述凸棱朝向所述第一风机的一侧具有第三回风口。这样能够进一步减少热量散失。
优选的,所述第一风机的进风口和所述第二风机的出风口通过回风通道连通,所述回风通道和所述烘干通道通过隔板分隔。烘干通道的热风经过第二风机后进入回风通道,回风通道的热风又可以经过第一风机进入烘干通道。
优选的,所述机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和所述隔板之间的中部设置支撑台。在隔板较长时,支撑台能够减少隔板下坠现象。
优选的,所述支撑台将所述回风通道分隔成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支撑台上具有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连通孔。连通孔能够使得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之间的气流相互流通,减少温差,使得第一风机的吹出的热风更加均匀,烘干效果更好。
优选的,所述隔板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机体上,所述隔板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在所述支撑台处对接。这样减少单块隔板的大小,便于运输、安装,也减少加工制作成本。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在对接处分别具有折边,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通过两折边对接。折边能够增加两块隔板的对接面积,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宏华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宏华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10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