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MOF-Co和生物模板双限域制备四氧化三钴纳米片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680078.5 | 申请日: | 2019-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71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敏;金重月;李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1G51/04 | 分类号: | C01G51/04;B82Y40/00;B01J23/75;B01J37/08;C02F1/72;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宁佳 |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mof co 生物 模板 双限域 制备 氧化 纳米 方法 | ||
本发明的MOF‑Co和生物模板双限域制备四氧化三钴纳米片的方法,以钴‑有机骨架化合物与去皮秸秆/树叶/花瓣为双模板,在空气氛围中热处理,将附有钴‑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的玉米秸秆在一定气氛中高温煅烧,最终得到四氧化三钴催化剂。该制备方法,由于钴‑有机骨架化合物衍生及生物模板的共同限域作用,制备的四氧化三钴表现为由3~15nm颗粒组成的分级纳米片结构,钴催化活性位点在整个纳米片上分布均匀,且单位质量催化剂里的钴活性点位数量丰富且分布均匀。通过活化PMS降解土霉素,证明所得四氧化三钴纳米片催化剂,具有更加优异的催化性能和物化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催化纳米材料、废水高级氧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MOF-Co和生物模板双限域制备四氧化三钴纳米片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十年来,以硫酸根自由基(SO4·-)为基础的高级氧化法(SR-AOPS)作为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去除的有效处理方法之一,因其氧化还原电位(2.5-3.1V)、活性自由基寿命长(30-40μs)和选择性好而受到广泛关注。其中过一硫酸盐(PMS)是产生SO4·-最有效的氧化剂之一。到目前为止,有多种活化PMS的方法,如热处理、紫外线照射、超声波、微波照射和过渡金属氧化物。其中,过渡金属氧化物活化法被认为是降解过程中最有效、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二次污染小。而在这些过渡金属氧化物中,四氧化三钴因其低成本和低环境风险而被证明是最有效的PMS活化剂,并被广泛使用。然而,四氧化三钴对PMS活化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其微观形态、比表面积(SAA)、多孔性、活性位点数量和分散性等其结构。为此,目前已开发了诸如纳米球、介孔花束状四氧化三钴催化剂,用于改善其活化PMS降解有机物的能力。然而,四氧化三钴对PMS的活化性能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因此,进一步合理设计和合成高活性钴氧化物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但目前尚未见以钴-有机骨架化物与生物模板为双模板,获得具有对PMS的高活化能力的四氧化三钴的相关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钴-有机框架材料(MOF-Co)和生物模板双限域制备四氧化三钴纳米片的方法,该方法获得的是具有分级结构的四氧化三钴纳米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MOF-Co和生物模板双限域制备四氧化三钴纳米片的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步骤1,钴-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前驱体溶液制备:
(1)取六水合硝酸钴,和甲醇-乙醇混合溶液,按配比,六水合硝酸钴∶甲醇-乙醇混合溶液=(3~8)∶20,单位mmol∶mL,将二者混合均匀,获得A溶液;
(2)取1,2-二甲基咪唑,和甲醇-乙醇混合溶液,按配比,1,2-二甲基咪唑∶甲醇-乙醇混合溶液=(12~40)∶20,单位mmol∶mL,将1,2-二甲基咪唑溶于甲醇-乙醇混合溶液,混合均匀,形成B溶液;
(3)按摩尔比,六水合硝酸钴∶1,2-二甲基咪唑=1∶(3~5),将A溶液倒入B溶液中,将二者混合均匀,获得钴-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前驱体溶液,记为C溶液;
步骤2,秸秆/树叶/花瓣生物模板准备:
取树叶/花瓣/晾干秸秆,用稀盐酸浸泡36~48h后,经去离子水清洗直至清洗液经检测无Cl-,烘干,获得生物模板;
步骤3,四氧化三钴纳米片制备:
(1)将生物模板充分浸泡入C溶液中,浸泡时间为24~48h,浸泡后室温晾干,获得钴-有机骨架化合物负载玉米秸秆;
(2)将钴-有机骨架化合物负载玉米秸秆于空气环境下煅烧,煅烧温度为300~400℃,煅烧时间为1~3h,煅烧升温速率为2~5℃/min,获得黑色蓬松粉末,即为四氧化三钴纳米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00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