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装配式剪力墙的可容差型钢连接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679964.6 | 申请日: | 2019-07-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9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 发明(设计)人: | 谭平;米鹏;张亚飞;陈洋洋;龙耀球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4B2/56 | 分类号: | E04B2/5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裘晖;谢静娜 |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剪力墙 连接结构 螺栓孔 一字型 墙体 容差 装配式剪力墙 建筑工业化 可调式连接 安装结构 交叉形成 结构原理 容差能力 施工难度 施工误差 锁紧固定 位置调节 十字型 预埋 施工 | ||
1.一种用于装配式剪力墙的可容差型钢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型钢连接器和第二型钢连接器,第一型钢连接器和第二型钢连接器分别预埋于相邻两个剪力墙墙体内;第一型钢连接器和第二型钢连接器的连接处分别设有“一字型”螺栓孔,第一型钢连接器上的“一字型”螺栓孔和第二型钢连接器上的“一字型”螺栓孔交叉形成“十字型”的可调式连接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装配式剪力墙的可容差型钢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个剪力墙墙体呈上下连接的方式设置,两个剪力墙墙体之间形成一个后浇区域,剪力墙墙体的高度为楼层高度减去后浇区域的高度,第一型钢连接器和第二型钢连接器在后浇区域内进行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装配式剪力墙的可容差型钢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墙墙体上安装有多个第一型钢连接器或多个第二型钢连接器,相邻的两个第一型钢连接器或相邻的两个第二型钢连接器之间还设有若干辅助钢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用于装配式剪力墙的可容差型钢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钢筋伸出剪力墙墙体的长度小于后浇区域的高度,相邻两个剪力墙墙体的辅助钢筋之间重叠长度为后浇区域高度的1/3至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装配式剪力墙的可容差型钢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钢连接器和第二型钢连接器的主体结构相同,分别包括矩形钢管和连接钢板,矩形钢管预埋于剪力墙墙体内,连接钢板伸入矩形钢管内并与矩形钢管焊接连接,连接钢板伸出剪力墙墙体的部分开设有“一字型”螺栓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用于装配式剪力墙的可容差型钢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钢管的宽度B=hw-2(c+dg+D),其中为hw剪力墙墙体的厚度,c为保护层厚度,dg为箍筋的直径,D为暗柱内受力筋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用于装配式剪力墙的可容差型钢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力墙墙体内设有暗柱区域,暗柱区域内分布有多根受力筋,矩形钢管的外周与各受力筋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用于装配式剪力墙的可容差型钢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筋与矩形钢管之间通过焊接固定,受力筋与矩形钢管的连接长度应大于l=N/(fh),其中,N为受力筋的屈服力,f为焊缝的强度,h为焊缝的有效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装配式剪力墙的可容差型钢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钢连接器和第二型钢连接器上分别设有若干个“一字型”螺栓孔;第一型钢连接器上的各个“一字型”螺栓孔呈横向设置,第二型钢连接器上的各个“一字型”螺栓孔呈纵向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装配式剪力墙的可容差型钢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钢连接器和第二型钢连接器之间,在“十字型”的可调式连接孔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未经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996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