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心动过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79630.9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9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玉梅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9/06;A61K35/36;A61K35/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方法和应用 中药组合物 心动过缓 治疗 木香 菖蒲 窦性停搏 细辛 药配伍 炙甘草 炙麻黄 重量份 病机 桂枝 气血 檀香 痰瘀 心率 郁金 阻滞 祛痰 传导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心动过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桂枝10~20份,菖蒲10~30份,郁金10~30份,炙麻黄6~15份,细辛2~6份,木香6~20份,檀香3~10份和炙甘草6~20份。诸药配伍共奏温心阳、散寒滞、祛痰浊、益气血之功,能够提高心率,减少长间歇,改善症状,用于治疗心阳不振、痰瘀互结为主要病机的窦缓、传导阻滞、窦性停搏与病窦疗效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心动过缓的药物组合物,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治疗心动过缓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心动过缓(bradyarrhythmia,BA)是指有效心搏低于60次/分,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健康的成年人、运动员与睡眠状态,其他原因包括颅内疾患、严重缺氧、低温、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亦可致窦性心动过缓。心肌病变、冠脉血流异常及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等,可致传导阻滞、窦性停搏。应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等药物,或心肌硬化与退行性变、淀粉样变性、纤维化与脂肪浸润等损害窦房结,可导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心动过缓可出现心、脑等脏器供血不足的症状,如头晕、乏力、黑矇等,严重者可发生阿-斯综合征或心源性猝死。目前现代医学治疗心动过缓的药物主要有胆碱能受体阻断剂(阿托品)、β受体激动剂(异丙肾上腺素)和茶碱类(氨茶碱)等,但这些药物本身临床适应证并非针对心动过缓,其提高心率的效果只是药物的次要作用,且多存在许多副作用,不宜长期使用。如阿托品可引起口干、便秘、尿潴留及视物模糊等,异丙肾上腺素有诱发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此外,对于心律矛盾的慢-快综合征,往往会产生用药困难。对于有症状的心动过缓,西医多安装心脏起搏治疗,但国内往往因为经济、患者接受意愿、基层医疗环境与技术问题等因素而受到限制。而对于有症状、不愿安装起搏器或存在手术禁忌症的患者,本方可显著提高心率,减少长间歇,平衡自主神经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治疗心动过缓。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中药组合物用于治疗心动过缓,所述心动过缓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心动过缓的中药组合物,包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桂枝 10~20份,菖蒲10~30份,郁金10~30份,炙麻黄6~15份,细辛2~6 份,木香6~20份,檀香3~10份和炙甘草6~20份。
所述的桂枝10份,菖蒲20份,郁金20份,细辛3份,木香10份,檀香10份,炙麻黄10份和炙甘草10份。
还包括丹参10~30份,玄参10~20份,阿胶10~20份、紫河车6~ 10份。
在该中药组合物内加上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制成药学上的常规制剂。
所述赋形剂位崩解剂、润滑剂或黏合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药学上的常规制剂优选汤剂、丸剂、散剂、膏方、胶囊或片剂的口服制剂。
一种治疗心动过缓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心动过缓的药物中的应用。
一种制备治疗心动过缓的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各组分按照重量比称重;
(2)将步骤(1)中混合的各组分混合并置于容器内,加水没过药面,浸泡20~30分钟;
(3)用文火煎煮,至煮沸后再继续煎煮20~30分钟,共煎煮三次;
(4)将三次煎液合并、过滤,得到汤剂。
所述的步骤(3)中,煎煮时间为25分钟。
以下为各组分的作用和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玉梅,未经王玉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96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