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发泡沥青温拌剂、温拌沥青混合料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79233.1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02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姜竹昌;李传海;曹洪亮;高国华;刘洪成;阚涛;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高速路用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山东高速高广公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38 | 分类号: | C04B24/38;C04B26/26 |
代理公司: |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2 | 代理人: | 左建华 |
地址: | 250002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泡 沥青 温拌剂 混合 料及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道路工程用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发泡沥青温拌剂、温拌沥青混合料及制备方法。该微发泡沥青温拌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表面活性剂12‑14份、稳定剂1‑3份、抗剥落剂1‑3份、水24‑30份、降粘剂52‑60份。该微发泡沥青温拌剂通过采用油包水型表面活性剂,以油包水型表面活性剂为媒介,实现降粘剂对水的包覆,降低水和沥青间的界面张力,改善水在沥青中发泡特性和分散的均匀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工程用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发泡沥青温拌剂、温拌沥青混合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热拌沥青混合料在施工过程中因拌合施工温度高会排放大量的SO2、NOx有害气体,还会消耗大量的能源,释放CO2等气体。为此兼具减少有害气体、降低能耗和保证沥青混合料性能等优点的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迅速发展为沥青路面材料领域一项很有推广前景的技术。相比较热拌沥青混合料,温拌沥青混合料在保证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的同时,其施工、成型温度降低约20-30℃,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能源的消耗。
目前生产温拌沥青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方法有以下三种:1)泡沫类,主要基于发泡沥青的技术原理,通过在热沥青中直接注入水,通过水的迅速汽化、发泡降低沥青的粘度,从而降低混合料的施工温度。2)有机添加剂类,主要通过有机物或蜡改变沥青的粘度-温度关系,目前国内常用的Sasobit就属于该类技术。3)化学添加剂类,最常用的为采用乳化剂、表面活性剂等来提高沥青在较低温的流动性。
我国在温拌沥青领域的技术开发起步较晚,以泡沫类应用最为广泛,但是采用泡沫类沥青的过程中,混合料中会引入大量的水,为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埋下隐患,导致路面出现松散、坑槽等病害。另外两种温拌剂主要以国外产品为主,其成本较高,效果差强人意,因此在保证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同时,开发一种高效、低成本的温拌剂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微发泡沥青温拌剂、温拌沥青混合料及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微发泡沥青温拌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表面活性剂12-14份、稳定剂1-3份、抗剥落剂1-3份、水24-30份、降粘剂52-60份。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油包水型表面活性剂,其HLB值3-6。
所述油包水型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乙二醇脂肪酸酯或月桂酸聚氧乙烯酯。
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分子结构为CnH25O(CH2CH2O)3H,其中n值为10,12,14。
所述稳定剂为纤维素、木质素、硬脂酸、聚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物。
所述抗剥落剂为聚丙烯酰胺、卡洛胺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组合物。
所述降粘剂为芳烃油,所述芳烃油的芳香烃含量大于85%。
一种微发泡沥青温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首先将油包水型表面活性剂添加至降粘剂中,然后加入水,最后加入抗剥落剂和稳定剂;采用剪切搅拌机高速剪切搅拌10-15min,转速2000-5000r/min。
采用上述的微发泡沥青温拌剂制得的沥青混合料。
所述的沥青混合料,由基质沥青、微发泡沥青温拌剂、集料和矿粉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高速路用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山东高速高广公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高速路用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山东高速高广公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92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饰砖粉料的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耐火的防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