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语音通信中小空间回声信号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78449.6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65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钦;陈以勤;詹仁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 |
主分类号: | G10L21/0208 | 分类号: | G10L21/0208;G10L21/0216;G10L21/0264;H04M9/08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钱莉;蔡学俊 |
地址: | 3503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语音 通信 中小 空间 回声 信号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语音通信中小空间回声信号的处理方法,首先根据所使用的电声系统对室内输入白噪声脉冲,充分激励起室内的驻波响应,获得室内冲击响应并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估算室内声环境AR模型的阶数,进行线性预测,获取室内声环境AR模型的传递函数参数,建立室内的AR模型传递函数H(z),形成全极点滤波器。其次对麦克风拾音信号进行盲源分离算法,获得语音信号和回声信号。最后依据H(z)建立远端语音源信号(电路获取)的回声估算,再依据相关性判断回声信号并去除的算法结构。本发明能够获得理想的麦克风语音拾音,消除“双讲”的回声干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室内声信号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语音通信中小空间回声信号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室内声信号用于听音包括两部分信号组成:一是声源直接传达到接收位置的直达声,它随传输距离增大而衰减;二是声源激励起的室内声环境驻波,它充满于室内。因此在小空间中往往比大空间存在较强烈的环境驻波(强反射声)的影响。
对于实际听音空间中的电声通信系统,往往由于声环境驻波的影响造成两个方面影响:一是在双方同时讲话时造成回声干扰,造成音质下降,没有近端语音时也有回声送到远端播放;二是由于通信信道和双方室内构成闭环回声正反馈系统,严重时造成反馈激励的自激啸叫。因此,在电声通信系统中,通常针对回声造成的反馈啸叫的处理方法有:采用均衡处理;或是采用移频处理;或是采用自适应滤波器抵消环境回声。但这些处理在某种程度上都将对音质又引起一定的影响,或者处理不够彻底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语音通信中小空间回声信号的处理方法,用于获得理想的麦克风语音拾音,消除“双讲”的回声干扰。
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语音通信中小空间回声信号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获取室内声环境的脉冲响应信号,并转换成数字信号,该数字信号即室内冲击响应信号y(n);
步骤S2:进行线性预测,利用下式获得室内声环境AR模型的p阶结构参数:
y(n)=a1y(n-1)+a2y(n-2)+···+ap(n-p)+e(n);
式中e(n)称为残差,a1,a2,...ap为室内声环境AR模型的p阶结构参数;
步骤S3:设在z域,室内输入声源信号为x(z),输出为y(z),根据阶数p和室内声环境AR模型的p阶结构参数确定相应的全极点滤波器结构,其系统传递函数如下:
步骤S4:获取近端两路麦克风输入声源在数字域的信号s1(n)和s2(n),同时获取远端送来的电路信号s3(n);将s1(n)和s2(n)采用盲源信号分离处理算法,获得两个分离信号x1(n)与x2(n);将s3(n)送入步骤S3构建的全极点滤波器中,获得场所回声估算信号x3(n);
步骤S5:将x3(n)分别与两个分离信号x1(n)、x2(n)做相关性计算,将与x3(n)之间相似度较高的分离信号视为场所回声信号;
步骤S6:重复步骤S1至步骤S5,对具有一定语音数据采用点的信号段连续进行处理,由此持续取出回声信号,用于消除其对近端麦克风拾取信号的回声干扰。
进一步地,步骤S1中,利用电声系统对室内声环境输入激励信号,从而获取室内声环境的脉冲响应信号;其中所述输入激励信号为白噪声脉冲、周期脉冲或赝噪声。该噪声应在双方会议的语音通信前分别送进相应场所播放,以便获取模拟相应场所的全极点滤波器。
进一步地,步骤S2中,阶数p的取值为2dN,其中dN的计算采用下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未经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84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