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与互联网连接的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678355.9 | 申请日: | 2019-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1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超;于涛;刘洪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关村科金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721 | 分类号: | H04L12/721;H04L12/707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思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94 | 代理人: | 刘冀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互联网 连接 方法 装置 以及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与互联网连接的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其中,一种与互联网连接的方法,包括:调用第一路由实例,并且通过第一路由实例指向的第一运营商设备将用户的终端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获取第一运营商设备的链路信息;以及根据所获取的链路信息,将第一路由实例切换为第二路由实例,并且通过第二路由实例所指向的第二运营商设备将用户的终端设备与互联网连接。从而实现了网络稳定性高并且安全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与互联网连接的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公司的业务扩展,对网络的稳定和安全有着更高的要求。
现有的互联网公司采用单线路接入互联网的方式开展公司业务。其中,参考图1所示,公司的网络设备100与单一的一个网络运营商设备连接。从而公司员工的终端设备201和202均通过网络运营商设备300与互联网络连接。
但是这种方式的网络稳定性不高,单线路互联网连接网络会随着网络的抖动而抖动,导致业务的稳定性不高。并且单线路接入互联网的方式网络容易出现故障,一旦网络发生中断,将直接影响整个公司的所有业务,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失。
针对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的互联网公司采用单线路接入互联网的方式开展公司业务,网络稳定性不高并且容易出现故障的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与互联网连接的方法,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互联网公司采用单线路接入互联网的方式开展公司业务,网络稳定性不高并且容易出现故障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与互联网连接的方法,包括:调用第一路由实例,并且通过第一路由实例指向的第一运营商设备将用户的终端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获取第一运营商设备的链路信息;以及根据所获取的链路信息,将第一路由实例切换为第二路由实例,并且通过第二路由实例所指向的第二运营商设备将用户的终端设备与互联网连接。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由处理器执行以上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与互联网连接的装置,包括:调用模块,用于调用第一路由实例,并且通过第一路由实例指向的第一运营商设备将用户的终端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运营商设备的链路信息;以及切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获取的链路信息,将第一路由实例切换为第二路由实例,并且通过第二路由实例所指向的第二运营商设备将用户的终端设备与互联网连接。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与互联网连接的装置,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与处理器连接,用于为处理器提供处理以下处理步骤的指令:
调用第一路由实例,并且通过第一路由实例指向的第一运营商设备将用户的终端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获取第一运营商设备的链路信息;以及根据所获取的链路信息,将第一路由实例切换为第二路由实例,并且通过第二路由实例所指向的第二运营商设备将用户的终端设备与互联网连接。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采用切换路由实例的方式,通过当第一路由实例中的链路信息达到触发参数时,将第一路由实例切换至第二路由实例,达到了缓解网络压力的目的,从而实现了网络稳定性高并且安全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互联网公司采用单线路接入互联网的方式开展公司业务,网络稳定性不高并且容易出现故障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公开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的互联网公司采用单线路接入互联网方法的系统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关村科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关村科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83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