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充电蓝牙耳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77888.5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6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H02J7/02;H02J50/10 |
代理公司: | 44285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吴磊<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模块 蓝牙耳机 无线充电 转换模块 耳机头 容纳装置 容纳槽 充电过程 触点接触 蓝牙模块 线圈设置 语音模块 申请 充电 容纳 侧面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蓝牙耳机,用于解决现有的无线充电蓝牙耳机充电过程中由于触点接触不良,影响无线充电蓝牙耳机充电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无线充电蓝牙耳机包括:耳机头和容纳装置;所述耳机头包括蓝牙模块、语音模块、第一线圈、第一转换模块和第一电池模块;所述第一线圈通过所述第一转换模块和所述第一电池模块相连;所述容纳装置包括用于容纳所述耳机头的容纳槽、第二线圈、第二转换模块和第二电池模块;所述第二线圈设置在所述容纳槽的底部或者侧面;所述第二线圈通过所述第二转换模块和所述第二电池模块相连。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耳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蓝牙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产品逐渐去掉有线耳机孔,无线充电蓝牙耳机应运而生,其中常见的无线充 电蓝牙耳机可以分为连线式无线充电蓝牙耳机(两个耳机头,中间通过连接线相连)和分 体式无线充电蓝牙耳机(单独的耳机头)。
当前,市面上流行的分体式无线充电蓝牙耳机多通过充电盒上的触点和耳机头上的触 点接触,来为无线充电蓝牙耳机进行充电。当用户不使用无线充电蓝牙耳机时,将耳机头 可以放入充电盒中。充电盒检测到当前无线充电蓝牙耳机并不满电,且充电盒内置的电池 有电时,耳机头上触点与充电盒上的触点接触后就会自动为无线充电蓝牙耳机充电。
在一些情况下,当该无线充电蓝牙耳机充电次数较多后,耳机头上的触点和充电盒上 的触点可能会因长时间磨损和受外界环境腐蚀等情况,而发生接触不良的情况,影响无线 充电蓝牙耳机的正常充电。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蓝牙耳机,用于解决现有的无线充电蓝牙耳机充电 过程中由于触点接触不良,影响无线充电蓝牙耳机充电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蓝牙耳机,其特征在于,可以 包括:
耳机头和容纳装置;
该耳机头包括蓝牙模块、语音模块、第一线圈、第一转换模块和第一电池模块;该第 一线圈通过该第一转换模块和该第一电池模块相连;
该容纳装置包括用于容纳该耳机头的容纳槽、第二线圈、第二转换模块和第二电池模 块;该第二线圈设置在该容纳槽的底部或者侧面;该第二线圈通过该第二转换模块和该第 二电池模块相连;
当该耳机头被放置在该容纳槽内时,该第一线圈正对该第二线圈,该第二电池模块发 出的电流,在经该第二转换模块转换为交流电后,流向该第二线圈;该第一线圈通过电磁 感应接收该第二线圈传输的电流,并在经过该第一转换模块转换为直流电后,向该第一电 池模块充电。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无线充电蓝牙耳机包括耳机头和容纳装置,该耳机头中被设置有 第一线圈,该容纳装置中用于容纳该耳机头的容纳槽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二线圈,当该耳机 头被放置在该容纳槽中时,该容纳装置向第二线圈供电,第二线圈通过电磁感应将电流传 输至第一线圈,并通过该第一线圈向耳机头的第一电池模块进行充电。上述过程中,通过 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电磁感应,将第二线圈中的电流传输至第一线圈,进而向耳机头充电, 容纳装置不需要通过触点接触的方式来为耳机头充电,从而避免了因为触点磨损或腐蚀带 来的接触不良,影响无线充电蓝牙耳机充电的情况的发生。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该容纳装置还可以包括连接在该容纳装置外壳两侧的腕带。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该耳机头还具有显示模块,该显示模块与该第一电池模块相 连。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该容纳装置还具有显示模块,该显示模块与该第二电池模块 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78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