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服务破壳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75891.3 | 申请日: | 201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19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白玲;刘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20 | 分类号: | G06F8/20;G06F8/34;G06F8/41;G06F8/6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肖冰滨;王晓晓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服务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智能服务破壳系统及其方法,属于应用程序开发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孵化器和服务层;所述孵化器用于获取第一对象交互命令;所述孵化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对象交互命令选择地通过所述服务层获取第一服务的第一应用数据;所述孵化器用于根据第二服务的第二应用数据选定加工方式和封装类型;所述孵化器用于按所述加工方式和所述封装类型将所述第一应用数据进行加工和封装且还生成用于在所述第二服务内形成与所述第一应用数据对应的子服务的部署件。本发明具有低设备耦合性、低服务依赖性、多系统形态兼容性、多交互形式支持性、高扩展性和高灵活性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应用程序开发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构建智能服务破壳架构的方法、一种用于智能服务破壳的方法、一种用于智能服务破壳的系统、一种用于智能服务破壳的设备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设备的快速普及、移动网络速度的快速提升和内容资源的不断丰富,各行各业的内容服务覆盖着生活的越来越多的方面;不同形态的内容服务(例如语音类和视频类等)都会依赖各自的开发架构进行上线实验和交付使用,但往往内容服务和该开发架构具有高度的耦合性,无法有效进行动态应用场景扩展,会限制新功能实现和运营合作;缺少预置的、按需求部署的机器程序;不能通过对象交互命令实现某个功能服务;不同形态的内容服务若需要在各种终端完成交付推出,因存在兼容性问题会需要做大量架构适配和调试工作,进而增加了不同终端的内容服务研发、测试、运维和推广等阶段的成本;若有新的内容服务需要在应用服务内进行融合时,应用服务的框架会存在扩展性和灵活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智能服务破壳系统及其方法,现有技术存在耦合性过高、每类终端上各种成本较高、兼容性差和扩展性不足等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构建智能服务破壳架构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S1)形成服务层,其中,所述服务层被配置为具有获取第一服务的第一应用数据的功能;
S2)确定第二服务并根据所述第二服务的第二应用数据形成孵化器,其中,所述孵化器包括数据处理程序且所述孵化器被配置为具有获取由所述服务层对应所述第一应用数据输出的产出数据的功能和具有利用与所述第一应用数据对应的产出数据形成所述第二服务的子服务的功能,其中,
孵化器可以包括用于实现请求、响应、调度、编解码计算、交互处理、逻辑判断、加工、编译、集成和/或封装等数据操作的数据处理程序,具体的,该数据处理程序包括多个子模块,多个子模块包括请求模块、响应模块、调度模块、编解码计算模块、交互处理模块、逻辑判断模块、加工模块、编译模块、集成模块和/或封装模块等,该数据处理程序可以将多个子模块相对被处理的数据按照预设处理优先级进行划分,划分得到不同的数据处理层;
破壳,是指孵化器通过由服务层发送的源服务(此时是第一服务)产出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在目标服务(此时是第二服务)内形成子服务的过程;
S3)将所述服务层和所述孵化器集成为智能服务破壳架构。
具体的,步骤S1)中,所述服务层被配置为具有根据第一对象交互命令获取第一服务的第一应用数据的功能。
具体的,步骤S1)包括:
S101)形成开发套件和形成机器程序套件,其中,所述开发套件包括用户界面库、开发者平台模块、插件库和组件库,所述用户界面库至少具有Slice框架的用户界面模板,所述机器程序套件至少具有智能语音交互Bot库和小程序库;
S102)形成服务层,其中,所述服务层被配置为具有通过所述开发套件获取第一服务的第一应用数据的功能,所述服务层被配置为具有通过所述机器程序套件获取机器程序的应用数据的功能,其中,所述机器程序的应用数据用于形成与所述机器程序对应的子服务。
具体的,步骤S102)中所述服务层被配置为具有通过所述开发套件获取N个服务的应用数据的功能,N为正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58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