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原位测量电池内部压强的实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75254.6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61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军;王贺武;李伟峰;李成;欧阳明高;李建秋;卢兰光;杜玖玉;韩雪冰;冯旭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11/00 | 分类号: | G01L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魏朋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强 实验装置 控制装置 相等 充放气装置 电池内部 检测装置 原位测量 气密腔 电池 壳体 触发装置 反馈结构 内部压强 内外压差 原位状态 形变 充气 抽气 气密 采集 申请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原位测量电池内部压强的实验装置。所述实验装置包括所述气密舱、所述充放气装置、所述触发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和所述控制装置。所述实验装置通过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检测装置采集第一压强值和第二压强值。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第一压强值和所述第二压强值控制所述充放气装置为所述气密腔抽气或充气,以使所述第二压强值和所述第一压强值相等。所述实验装置包含所述电池内外压差的反馈结构,及时调整所述气密腔的压力,以使所述第二压强值与所述第一压强值相等。所述电池的壳体的内外压强相等,所述壳体不发生形变。所述实验装置测得的所述第一压强值即为所述电池在原位状态的内部压强值。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原位测量电池内部压强的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锂电池安全已经成为锂电池商业应用的瓶颈问题之一,日益增多的电动车火灾事故不断增加人们对电动汽车的焦虑。因此,迫切需要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对锂电池热失控过程中压强变化过程进行深入研究,揭示电池泄气开启压强的建立过程,有助于更深刻理解电池热失控过程机理和选择合适的电池泄气安全阀开启压强,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目前测量电池内部压强的方法由于受到测试环境压强的影响,在测量过程中电池的壳体发生变形,难以实现对电池内部压强的原位(壳体未发生形变)测量。怎样才能实现电池压强的原位测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怎样才能实现电池压强的原位测量的问题,提供一种原位测量电池内部压强的实验装置。
一种原位测量电池内部压强的实验装置包括气密舱、充放气装置、触发装置、检测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气密舱包围形成气密腔。所述气密腔用于收纳电池,所述电池具有电池腔。所述充放气装置与所述气密腔连通。所述触发装置设置于所述气密腔内。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电池腔连通,用于检测所述电池腔的第一压强值。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气密腔连通,用于检测所述气密腔的第二压强值。
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触发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触发装置工作,以使所述电池发生热失控。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检测装置和所述充放气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通过所述检测装置采集第一压强值和第二压强值,并根据所述第一压强值和所述第二压强值控制所述充放气装置为所述气密腔抽气或充气,以使所述第二压强值和所述第一压强值相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密舱包括舱体和第一支撑架。所述舱体包围形成所述气密腔。所述第一支撑架收纳于所述气密腔内,且固定于所述舱体的内壁。所述第一支撑架包含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电池固定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触发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舱体的内壁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密舱还包括隔热板。所述隔热板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电池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实验装置还包括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的一端与所述电池腔连通。所述第一导管的另一端用于与抽气装置连通。所述抽气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抽气装置使所述第一导管对所述电池腔抽气。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压强检测装置。所述第一压强检测装置的进气口通过所述第一导管与所述电池腔连通。所述第一压强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电池腔的所述第一压强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实验装置还包括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的一端与所述气密腔连通。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压强检测装置。所述第二压强检测装置的进气口与所述第二导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压强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气密腔的所述第二压强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温度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温度检测装置通过所述第一导管与所述电池腔连通。所述第一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电池腔的第一温度。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第一温度检测装置电连接,用于采集第一温度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52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机用互补气压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压力检测系统及其应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