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耐污超滤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74982.5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3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军伟 |
主分类号: | B01D67/00 | 分类号: | B01D67/00;B01D69/02;B01D61/14;B01D71/06;C02F1/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114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滤膜 混合物料 耐污 力学 过滤技术领域 纳米级银颗粒 糖类 微生物发酵 微生物吸附 硝酸银溶液 玻璃基板 大豆蛋白 发酵产物 交联结构 酸液浸泡 有机纤维 增强纤维 聚合物 分离膜 硫化钠 氯化铁 银离子 玉米粒 灭菌 烘干 醇类 吸附 粘结 制备 羧酸 杀菌 大豆 腐蚀 分解 生长 引入 应用 | ||
1.一种高强度耐污超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
将混合物料、聚砜、聚氯乙烯、N,N-二甲基甲酰胺、尿素投入共混机中,在转速为400~500r/min和温度为30~40℃的条件下混合搅拌150~180min制得预制铸膜液,将预制铸膜液置于厚度为0.2mm~0.4mm的玻璃基板上,将玻璃基板投入烘箱中,在温度为60~80℃的条件下干燥4~5h,干燥后脱落即得高强度耐污超滤膜;
所述的混合物料的具体制备步骤为:
(1)将混合溶液和质量分数为3~5%的硝酸银溶液投入反应釜中,用搅拌装置以300~400r/min的转速混合搅拌30~40min,搅拌后将反应釜内温度升高至90~100℃,继续用搅拌装置以230~250r/min的转速混合搅拌2~3h制得预制溶液;
(2)将预制溶液投入旋转蒸发仪中,在转速为160~200r/min和温度为60~80℃的条件下浓缩2~3h,浓缩后将物料投入烘箱中,在温度为160~180℃的条件下静置180~210min,干燥后投入球磨机中,在球料比为5:1和转速为220~240r/min的条件下研磨2~3h制得混合物料;
所述的混合溶液的具体制备步骤为:
(1)将大豆与玉米粒投入烘箱中,在温度为60~70℃的条件下干燥2~3h,干燥后将物料投入行星球磨机中,在球料比为10:1和转速为180~200r/min的条件下研磨混合40~50min制得混合物料;
(2)将混合物料、河底淤泥、蒸馏水投入发酵罐中混合均匀,将发酵罐敞口置于温度为32~36℃的温室中,恒温静置2~3天,将发酵罐密封,将温室温度降低,恒温静置4~6天过滤得到滤液制得发酵产物;
(3)将发酵产物与质量分数为10~15%的磷酸溶液投入烧杯中,将烧杯置于水浴温度为70~80℃的水浴锅中,恒温水煮60~80min制得反应浆液,将反应浆液、氯化铁粉末、质量分数为4~6%的硫化钠溶液投入烧杯中混合搅拌均匀制得混合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耐污超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优选的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的混合物料为12~14份、聚砜为3~5份、聚氯乙烯为10~12份、N,N-二甲基甲酰胺为5~7份、尿素为0.6~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耐污超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物料的具体制备步骤(1)中所述的混合溶液和质量分数为3~5%的硝酸银溶液的质量比为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耐污超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溶液的具体制备步骤(1)中所述的大豆与玉米粒的质量比为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耐污超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溶液的具体制备步骤(2)中优选的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的混合物料为12~14份、河底淤泥为1~2份、蒸馏水为5~7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耐污超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溶液的具体制备步骤(2)中所述的发酵罐密封时恒温静置的温度为22~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耐污超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溶液的具体制备步骤(3)中所述的发酵产物与质量分数为10~15%的磷酸溶液的质量比为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耐污超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溶液的具体制备步骤(3)中优选的按重量份数计,所述的反应浆液为15~17份、氯化铁粉末为2~4份、质量分数为4~6%的硫化钠溶液为20~22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军伟,未经刘军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498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