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喹啉环的BTK抑制剂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74558.0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65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冯涛涛;孟庆义;刘飞;徐宏江;贺香依;刘亚麟;施伟;常厦云;张喜全;顾红梅;王善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87/04 | 分类号: | C07D487/04;A61K31/519;A61P35/00;A61P37/06;A61P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206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喹啉 btk 抑制剂 | ||
本申请属于药物化学领域,涉及含喹啉环的BTK抑制剂,具体涉及式I化合物或其药物上可接受的盐、其制备方法、含有该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在治疗BTK相关疾病中的用途。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含喹啉环的BTK抑制剂、其制备方法、含有该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以及其在治疗BTK相关疾病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ruton's tyrosine kinase,BTK)主要在B细胞中表达,分布于淋巴、造血及血液系统,于1993年首次被发现,是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Tec家族中一员,该家族成员还包括TEC、ITK/TSK/EMT和BMX,它们在结构上具有高度同源性。BTK在连接细胞表面B细胞受体(B-cell receptor)刺激至下游细胞内应答的B细胞信号传导途径中起至关重要作用,是B细胞发育、激活、信号传导和存活的关键调节物。近年来有关B细胞特别是针对B细胞非霍奇金性淋巴癌和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发现,其中BTK往往会出现异常表达。
基于BTK信号传导通路开发小分子靶向药物为B细胞类肿瘤如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及B细胞类免疫疾病的治疗提供一条全新的途径。依鲁替尼是第一个被批准上市的BTK抑制剂,用于治疗CLL(chroniclymphoid leukemia)和MCL(mantle cell lymphoma);另外,Acalabrutinib于2017年被批准用于治疗MCL。
目前上市的不可逆抑制剂,比如依鲁替尼,其BTK结合位点往往会发生C481S突变,导致药物活性下降,因此临床上需要更多的BTK抑制剂,同时需要对BTK具有较高的选择性,从而避免脱靶效应所带来的毒副作用。
发明详述
本申请涉及式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中,
R1独立地选自卤素、氰基、C1-6烷基、C1-6烷氧基或C3-6环烷基,所述C1-6烷基、C1-6烷氧基或C3-6环烷基任选地被卤素取代;
m选自0、1、2或3;
R2独立地选自卤素、C1-6烷基或C1-6烷氧基,所述C1-6烷基或C1-6烷氧基任选地被卤素取代;
k选自0、1或2;
L选自-C(O)CH=CH-、-S(O)2CH=CH-、-C(O)C≡C-、-S(O)2C≡C-、-C(O)-、-S(O)2-或-S(O)-,所述-C(O)CH=CH-和-S(O)2CH=CH-任选被R5取代;
R3选自氢、C1-6烷基、氨基-C1-6烷基-、C3-6环烷基、3-6元杂环烷基、5-10元杂芳基或C6-10芳基,所述C1-6烷基、氨基-C1-6烷基-、C3-6环烷基、3-6元杂环烷基、5-10元杂芳基或C6-10芳基任选地被R5取代;
R5独立地选自卤素、氰基、3-6元杂环烷基、任选地被卤素取代的C1-6烷基;
R4选自氢或C1-6烷基;
n选自0、1、或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45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