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覆型镁合金多层结构件成形与复合制备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673016.1 | 申请日: | 2019-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98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 发明(设计)人: | 林鹏;崔晓磊;张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1D22/10 | 分类号: | B21D22/10;B23K20/02;B23K20/22;B23K20/24;B23K20/26;B23K101/18;B23K103/18 |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冷锦超;安丽荣 |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覆型 镁合金 多层 结构件 成形 复合 制备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包覆型镁合金多层结构件成形与复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镁合金及包覆合金板用剪板机或线切割机进行裁剪,镁合金及包覆合金板的厚度、尺寸和形状由所制备零件的壁厚、形状与尺寸决定,镁合金板厚度小于5mm、尺寸和形状不限,包覆合金板厚度小于镁合金板厚度,尺寸和形状同镁合金板;
步骤二、对裁剪好的镁合金及包覆合金板进行表面处理,去除裁剪好的镁合金与包覆合金板相互接触表面的氧化皮;
步骤三、将镁合金及包覆合金板交替叠放,得到多层板,置于模具中,并对模具的料筒施加压边力P1;
步骤四、在料筒中填入适量固体颗粒作为传压介质;所述固体颗粒总体积为凹模内腔容积的1.5~2倍;所述固体颗粒介质为粒径小于3mm的石英砂或钢球;
所述料筒具有容纳固体颗粒介质和充当压边圈的双重作用;
步骤五、对固体颗粒介质施加压力P2,使多层板发生塑性变形,以冲头接触固体颗粒介质后下移位移进行衡量,位移量范围为5~10mm;
步骤六、将模具及多层板加热至成形温度T1,使多层板在固体颗粒介质传压作用下成形,得到成形零件;加热温度范围为:150℃~450℃;所述多层板在固体颗粒介质传压作用下的成形方式为纯胀形或先拉深后胀形复合成形;
步骤七、在连接温度T2和连接压力P3下,成形零件及固体颗粒介质在时间t内,使多层板间实现扩散连接;所述成形零件层间扩散的连接温度T2范围为:350℃~450℃;连接压力P3范围为:10MPa~30MPa;保温保压的时间t范围为:30min~90min;
步骤八、将所述模具打开,取件,完成包覆型镁合金多层结构件制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覆型镁合金多层结构件成形与复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合金板包括铝合金板、钛合金板、钢板、镍合金板、铜合金板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覆型镁合金多层结构件成形与复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P2大小以压紧多层板,并使其发生适量变形而不破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覆型镁合金多层结构件成形与复合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中模具及多层板加热方式为管式电阻炉加热或感应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301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