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储水自补水pH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72387.8 | 申请日: | 201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47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张西良;卢成轩;陈成;宗圣康;倪梦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416 | 分类号: | G01N27/4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储水 ph 传感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储水自补水pH传感器,包括基底、工作电极、参比电极、第一压电式微泵、储水装置和第二压电式微泵;工作电极、参比电极、第一压电式微泵、储水装置和第二压电式微泵设置在基底上;工作电极和参比电极分别通过电极引线与焊盘连接;第二压电式微泵、储水装置和第一压电式微泵依次连通,第一压电式微泵的出口用于将液体流至工作电极。基于本发明pH传感器,可以实现自储水自补水的功能,解决了现有土壤、基质pH原位检测过程中受含水量影响大、含水量低对pH准确原位检测限制,以及微流体技术应用于pH电化学传感器存在水量偏少、易阻塞等问题,提高了土壤、基质pH原位检测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壤、基质pH传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储水自补水pH传感器。
背景技术
栽培土壤、基质pH原位检测是实现栽培自动化智能化基础和关键之一。栽培土壤、基质是由多种矿物质及有机物颗粒、一定量水分和空气混合组成的一种非均相体系,颗粒松散、间隙大,组分、水分变化大,使得土壤、基质表现出不同的物化特性,这给土壤、基质pH原位检测带来极大困难。研究开发新型pH传感器,提高其检测灵敏度和适应性,降低检测误差意义重大。
pH值是指氢离子浓度值。氢离子是由酸在水中电离产生,随水而存在,极易被水分子吸引生成水合氢离子(H3O+),随水分子运移。在土壤、基质等非均相体系水溶液中,可以形成有效的氢离子,并以水合氢离子H3O+的形式存在。其在插入土壤、基质中金属/金属氧化物工作电极表面与电极进行可逆的电化学反应,形成电化学平衡,产生能斯特响应,检测工作电极相对参考电极电压,可实现对土壤、基质等非均相体系氢离子浓度pH值原位检测。但是当土壤、基质等非均相体系水分不足时,工作电极表面及周围水溶液匮乏,难以在工作电极表面集聚形成有效的氢离子及其水溶液,进而影响pH传感器的原位检测。
目前pH检测方法中,玻璃电极是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具有高灵敏度、长期稳定性、测量范围广优点,但响应时间长、阻抗高,且由于抗压和抗弯等机械性能差,不适于土壤、基质等非均相体系pH实时原位检测。近年来,对全固态pH传感器的研究越来越多,在机械强度、微型化、耐高温高压等方面具有显著优点。如中国专利ZL200710030222.8基于纳米氧化钨的集成化全固态pH电化学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一种集成化的平板式全固态pH电化学传感器,但是其响应时间较长,对含水量较低的半固体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仍受到限制;又如中国专利ZL201410215729.0全固态一体式pH复合电极装置及其电极的制备方法,公开一种全固态复合电极,具有一定强度和穿刺能力,可用于固体、半固体及溶液pH进行测量,但是其重现性差,受水分含量影响大。
微流体技术是一种在微尺度下对流体实施精密观测、操控与检测的技术,在药品筛选、食品检验、环境监测、化学分析等应用领域有显著优点。目前,借助MEMS相关加工技术,在微型传感器及检测方面应用研究很多。如中国专利ZL200880102829.5微流体传感器复合结构,公开了一种微流体结构的生物传感器,通过在微流体通道中诱导毛细现象,实现血清等生物混合物的自动引入,具有方便携带和大规模生产的优点。又如中国专利201380076240.3微流体感测装置和系统,公开了一种多通道的微流体诊断系统,可以满足细胞培养、细胞移植以及细胞分析等要求。
综上,目前微流体技术具有制作简单、驱动能耗低等优势,其在传感器及检测方面应用是新的发展趋势。但是将其直接应用在土壤、基质pH电化学传感器中,仍然存在储水输水量偏少、微流体通道易阻塞等不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储水自补水pH传感器,解决现有土壤、基质pH原位检测过程中受含水量影响大、含水量低对pH准确原位检测限制,以及微流体技术应用于pH电化学传感器存在水量偏少、易阻塞等问题。基于本发明所述pH传感器,可以实现自储水自补水的功能,在正常含水量下pH传感器能够自动吸水、储水,在低含水量下pH传感器能够自补水,用于实现土壤、基质等非均相体系的pH原位检测,提高土壤、基质pH原位检测准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23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