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无线耳机的通信方法、无线耳机和无线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72335.0 | 申请日: | 201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14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童伟峰;张亮;杨光辉;肖奕峰;马千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80 | 分类号: | H04W4/80;H04W4/06;H04W76/10;H04W76/14;H04W76/40;H04L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夏东栋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新区自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无线耳机 通信 方法 无线 设备 | ||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无线耳机的通信方法、无线耳机和无线设备,所述通信方法包括:建立主耳机与另一设备的无线链路;利用另一设备将无线链路的相关通信参数传输给从耳机,以使从耳机利用接收的无线链路的相关通信参数来侦听无线链路。本公开所提供的用于无线耳机的通信方法、无线耳机和无线设备通过让另一设备作为主耳机与从耳机之间的信息转发/中继装置,在主耳机和从耳机之间中继主耳机和另一设备之间的无线链路的相关通信参数,可以确保主从耳机之间无线链路的相关通信参数的传输更安全、可靠和稳定,避免从外部/对外部的干扰(有线方式),和/或避免耳机之间的物体对信号的遮挡,节省资源,能够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无线耳机的通信方法、无线耳机和无线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耳机已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传统有线耳机通过导线连接智能设备(比如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这会限制佩戴者的行动,尤其在运动场合十分不便。同时,耳机线的缠绕和拉扯,以及听诊器效应都影响用户体验。普通蓝牙耳机取消了耳机和智能设备之间的连线,但左右耳之间仍然存在连线。
左右耳机之间没有任何连线的真正的无线耳机应运而生。下文中,将“真正的无线耳机”简称为“无线耳机”,本文中的“无线耳机”则表示左右耳机之间没有任何连线的真正的无线耳机,以与市面上宣称无线但在左右耳机之间依然存在连线的“宣称的无线耳机”区别开。
现有的无线耳机的通信方法一般是由与另一设备建立无线链路的耳机,将无线链路的相关通信参数发送给另一耳机,这种无线耳机之间无线链路的相关通信参数的传输不够稳定可靠,无线耳机之间的物体会遮挡信号的传输。
发明内容
提供了本公开以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需要一种用于无线耳机的通信方法、无线耳机和无线设备,其通过让另一设备作为主耳机与从耳机之间的信息转发/中继装置,在主耳机和从耳机之间中继主耳机和另一设备之间的无线链路的相关通信参数,可以确保主从耳机之间无线链路的相关通信参数的传输更安全、可靠和稳定,避免从外部/对外部的干扰(有线方式),和/或避免耳机之间的物体对信号的遮挡,还可以节省资源,能够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案,提供一种用于无线耳机的通信方法,所述无线耳机包括主耳机和从耳机,所述通信方法包括:建立所述主耳机与另一设备的无线链路;利用所述另一设备将所述无线链路的相关通信参数传输给所述从耳机,以使所述从耳机利用接收的所述无线链路的相关通信参数来侦听所述无线链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利用所述另一设备将所述无线链路的相关通信参数传输给所述从耳机包括:由所述主耳机将所述无线链路的相关通信参数发送给所述另一设备,并由所述另一设备将所述无线链路的相关通信参数传输给所述从耳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线链路的相关通信参数由所述另一设备通过广播传输给所述从耳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从耳机为数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广播包括低功耗蓝牙(BLE)广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在所述主耳机接收到正确的音频信息的情况下,由所述主耳机向数个从耳机广播纠错码而非音频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主耳机和所述从耳机的收纳状况;在所述主耳机和所述从耳机中至少一个从充电盒取出的情况下,利用所述另一设备将所述无线链路的相关通信参数传输给所述从耳机,以使所述从耳机利用接收的所述无线链路的相关通信参数来侦听所述无线链路;以及在所述主耳机和所述从耳机均容纳于充电盒的情况下,经由所述充电盒以有线方式将来自所述主耳机的所述无线链路的相关通信参数传输给所述从耳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在建立所述主耳机与另一设备的无线链路之前,预先将所述主耳机的地址和所述从耳机的地址设置为相同地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23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蓝牙连接方法、显示终端及电视机
- 下一篇: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