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储罐强制电流阴极保护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72141.0 | 申请日: | 201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78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高桂飞;李慧玲;孔德生;李长安;张胜国;彭明利;卢少同;姜刚;李彦刚;朱桂伟;刘珂;吕晓波;刘科;姜奉杰;郑朋磊;李琛;付春辉;孙作辉;孙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雅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F13/04 | 分类号: | C23F13/04;C23F13/22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刘雁君;李祺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制 电流 阴极保护 控制 方法 | ||
一种储罐强制电流阴极保护控制方法,步骤包括:初始检测、设备运行、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达标比较、目标比较、过保护调整计算、欠保护调整计算、正向调整计算、负向调整计算和输出调节。本申请的储罐强制电流阴极保护控制方法通过恒电位仪断电时参比电极所测得的电位为断电电位,消除了无法设置极化试片或极化探头带来的断电电位无法检测的问题,并且通过断电电位作为控制依据,对恒电位仪的输出进行调节,能够满足行业标准的要求,准确达到阴极保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阴极保护防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罐强制电流阴极保护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罐底板外侧直接与沥青砂接触,但罐底外边缘板翘起后,边缘板与基座之间就会形成较大的缝隙,由于罐底板的起伏变形,在底板与基座之间形成了很多通道和空间,致使雨水能够进入到罐底板的中心部位,雨水的进入会引起氧浓差腐蚀,导致罐底板发生腐蚀。为解决这一问题,对储罐罐底板外边缘板做防水措施,但仍难以解决罐底板腐蚀的问题。
阴极保护是储罐防腐的一种有效方法,但为了保证储罐的阴极保护状态良好,仍然需要对阴极保护的状态进行监测,并根据对储罐的电位状态对恒电位仪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
进行阴极保护时,现场常采用恒电位仪的恒通电电位模式。在储罐服役环境变化较大时,该控制模式可以自动调控恒电位仪的输出,使罐底板的通电电位达标。但此运行模式,当环境中存在杂散电流,IR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恒电位仪不能自动识别干扰,可能出现输出异常,自动停机的现象。而且以通电电位作为控制指标,与行业标准中要求的断电电位不一致,无法准确达到阴极保护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储罐阴极保护的控制无法符合行业标准要求,提出一种能够消除IR降影响,从而保证阴极保护状态符合行业标准要求的储罐强制电流阴极保护控制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储罐强制电流阴极保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初始检测:
将储罐下方地下N个检测点中的一个设为控制检测点,通过控制检测点埋设的参比电极测量控制检测点的自然电位Escp_ctl;
设备运行:
与储罐相连的恒电位仪启动,增加恒电位仪的输出直至控制检测点的参比电极检测到通电电位达到预置通电电位ECon;
恒电位仪按照设定周期交替进行输出和中断,一个周期内进行一次输出和一次中段,输出持续时间为T1,断开持续时间为T2;
数据采集:
在第M周期恒电位仪的输出持续时,采集恒电位仪的输出电流Iout和输出电压Vout,采集控制检测点的通电电位Eon_ctl,M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
在第M周期恒电位仪的中断时刻,通过N个检测点的参比电极,测得每个检测点对应的断电电位Eoff_i,其中控制检测点的断电电位为Eoff_ctl,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i为检测点的序号;
数据处理:
调取断电电位Eoff_i中的最小断电电位Eoff_min和最大断电电位Eoff_max,计算断电电位Eoff_i的平均值作为平均断电电位Eoff_avg;
达标比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雅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雅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21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