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侧的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及其运行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671703.X | 申请日: | 2019-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84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 发明(设计)人: | C.齐默曼;N.比斯迈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H04L9/14;H04W4/40;H04W12/00;H04W12/02 |
| 代理公司: | 72001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臧永杰;刘春元 |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会话密钥 对称密钥 终端设备 加密 运行车辆 发送 | ||
一种用于运行车辆侧的终端设备(NNa)的方法,包括:确定对称密钥;在随机基础上确定输入值;朝车辆侧的第二终端设备的方向发送第一消息,其包括所述对称密钥和所述输入值;根据对称密钥和根据输入值来确定会话密钥;将所确定的会话密钥选择为当前有效的会话密钥;接收从所述车辆侧的第二终端设备出发的包括经加密的数据的第二消息;并且根据所述经加密的数据和所述当前有效的会话密钥来确定未加密的数据。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侧的第一终端设备、用于运行第一终端设备的方法、车辆侧的第二终端设备和用于运行车辆侧的第二终端设备的方法。
发明内容
现有技术的问题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侧的第一终端设备、根据并列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运行第一终端设备的方法、根据并列权利要求所述的车辆侧的第二终端设备和根据并列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运行车辆侧的第二终端设备的方法得以解决。
根据说明书的第一方面,提供无线电通信网络的一组终端设备的车辆侧的第一终端设备。车辆侧的第一终端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具有计算机程序代码的存储器、至少一个通信模块和至少一个天线。计算机程序代码这样配置,使得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利用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通信模块和至少一个天线而引起车辆侧的第一终端设备:确定对称密钥;在随机基础上(zufallsbasiert)确定输入值(Eingangswert);朝车辆侧的第二终端设备的方向发送第一消息,其中该第一消息包括该对称密钥和该输入值;根据对称密钥和根据输入值来确定会话密钥(Sitzungsschlüssel);将所确定的会话密钥选择为当前有效的会话密钥;接收从车辆侧的第二终端设备出发的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包括经加密的数据;并且根据经加密的数据和当前有效的会话密钥来确定未加密的数据。
会话密钥有利地由一组终端设备其中的每个终端设备独立地确定并且在本地根据对称密钥来确定,因此相对于不对称加密方法而实现鉴于计算耗费方面和鉴于经加密的数据的最终得到(resultierend)的大小方面的优点。通过减小数据大小而得出经减小的时延(Latenz),这尤其是对于成列行驶(kolonnen-fahrend)的车辆、所谓的队列(Platoon)意味着:可以减小车辆之间的安全间距。因此基于经改善的对前方行驶的车辆的背风面的充分利用而得出用于节省推进燃料(Treibstoff)或驱动能量的潜能。
有利的示例以此而出众:第一终端设备通过经确保的第一通信信道朝第二终端设备的方向发送第一消息,并且通过经确保的第二通信信道来接收第二消息。
因此,混合的安全和认证系统被提供,以便改善消息传输。在具有认证和安全机制的经确保的第一通信信道基础上,以经减小的通信花费(Overhead)来提供经确保的第二通信信道。
有利地通过经确保的第一通信信道来交换对称密钥并且接下来基于会话密钥借助加密来利用第二通信信道。
有利地,借助会话密钥确保所接收的经加密的数据免遭操纵和窃听。被使用用于确保第一消息免遭操纵和窃听的那些安全机制为了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过第二通信信道的有效的直接通信而通过利用会话密钥进行的加密来代替。
有利的示例以此而出众:第一终端设备借助作为当前有效的标识符的第一标识符(Kennung)来被定址(adressieren),并且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确定的输入值来确定第二该输入值;根据对称密钥和根据第二输入值来确定第二会话密钥;利用当前有效的会话密钥来加密用于定址车辆侧的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标识符;朝第二终端设备的方向至少发送经加密的第二标识符;将第二会话密钥选择为当前有效的会话密钥并且将第二标识符选择为第一终端设备的当前有效的标识符;接收从车辆侧的第二终端设备出发的经加密的第二数据,其中所述经加密的第二数据具有作为接收地址的第二标识符;并且根据经加密的第二数据和当前有效的会话密钥来确定未加密的第二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17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