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明治式减振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670871.7 | 申请日: | 2019-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3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 发明(设计)人: | 宋廷苏;肖华宁;黄剑涛;王林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防灾减灾技术研究院;深圳市同泰华创减震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B19/00 | 分类号: | E01B19/00;E01B2/00;E01B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许建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隔振垫 地基 轨枕 减振结构 三明治式 延伸 粗砂层 反射原理 轨道铺设 轨枕铺设 上下分布 托盘结构 左右两侧 分界 分界面 斜向上 减振 地铁 轨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明治式减振结构,包括轨道、轨枕和地基,所述轨枕铺设在地基上,所述轨道铺设在轨枕上,所述地基内填设有若干个隔振垫,若干个所述隔振垫在地基内相互间隔且呈上下分布,且相邻的两个隔振垫之间填设有粗砂层,所述隔振垫的左右两侧均延伸有延伸垫,所述延伸垫的一侧与隔振垫的一侧固定连接,相对的另一侧斜向上延伸,以形成拖住轨枕的托盘结构。本发明的三明治式减振结构,通过隔振垫的设置,便可与粗砂层之间形成介质分界面,然后利用介质分界面的反射原理,便可有效的实现一个地铁减振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振结构,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三明治式减振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地铁线路开通里程的增加,地铁轨道结构的减振降噪越来越重要。业主的投诉,生活质量的提高,使噪声这个技术问题逐渐转化为民生问题,甚至政治问题,倍受社会关注。为此近年来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等城市地铁采用了各种减振轨道和措施,减振级别逐步提高,且制定了一些标准。
然而,在我国城市地铁轨道减振取得很大成绩和成果的同时,接踵而来的是波磨出现、车内噪声加大等问题。如北京地铁多条减振区段线路较早出现了钢轨波浪磨耗,有的地段还很严重,打磨后很快又出现。近一个多世纪以来,铁路系统中钢轨的短波磨耗始终是个尚未解决的难题,钢轨波磨不仅造成噪声的污染,而且还增加养护维修费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适当延长结构的竖向自振周期的三明治式减振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明治式减振结构,包括轨道、轨枕和地基,所述轨枕铺设在地基上,所述轨道铺设在轨枕上,所述地基内填设有若干个隔振垫,若干个所述隔振垫在地基内相互间隔且呈上下分布,且相邻的两个隔振垫之间填设有粗砂层,所述隔振垫的左右两侧均延伸有延伸垫,所述延伸垫的一侧与隔振垫的一侧固定连接,相对的另一侧斜向上延伸,以形成拖住轨枕的托盘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振垫包括外壳和填充在外壳内的填充介质,所述填充介质具有液态和固态两种状态,常温时处于固态,加热后处于液态,所述外壳的壳壁内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用于给填充介质加热,使得填充介质由固态转换为液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丝,所述加热丝嵌设在外壳的壳壁内,用于给外壳内部空间加热,所述外壳的壳壁包括反射层和透热层,所述加热丝嵌设在反射层和透热层之间,所述反射层为外壳的外壁,其中,反射层、加热丝以及透热层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所述反射层上具有反射面,该反射面相对加热丝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发热机和通风机构,所述发热机固定在外壳的外侧壁上,所述通风机构与发热机连接,以接收发热机发出的热量后输出热风,所述外壳的壳壁内开设有通风管道,所述外壳的壳壁内的上侧壁开设有若干个通风孔,所述通风管道的一端与通风孔连通,另一端与通风机构连通,以接收通风机构输出的热风后传输至通风孔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热机包括发热舱和发热管道以及发热板,所述发热舱为中空结构,固定在外壳的外侧壁上,并通过通风机构与通风管道连通,所述发热板设置在地面上,其内设有发热丝,所述发热管道的两端均弯曲形成导热部,并且两个导热部相互连通,其中一端的导热部贴合固定在发热板上,其上覆盖有吸热保温材料,另一端的导热部贴合固定在发热舱的舱壁内,以对发热舱内部空气进行加热,所述发热管道内设有导热液和驱动泵,通过驱动泵驱动使得导热液在发热管道内流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热板上设有弹性的泄压袋,所述泄压袋通过连接管道与发热管道连接,该连接管道内设有泄压单向阀,流动方向为泄压袋流向发热管道,所述泄压单向阀内具有压力阈值,当泄压单向阀检测到发热管道内的压力超过压力阈值时,泄压单向阀打开,使得发热管道内的导热液流入到泄压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防灾减灾技术研究院;深圳市同泰华创减震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防灾减灾技术研究院;深圳市同泰华创减震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08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