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切流大豆联合收获机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670669.4 | 申请日: | 2019-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8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 发明(设计)人: | 金诚谦;倪有亮;陈满;袁文胜;蔡泽宇;徐金山;李景景;印祥;张光跃;钱震杰;刘政;冯玉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山东亚丰农业机械装备有限公司;山东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D41/02 | 分类号: | A01D41/02;A01D41/12;A01F11/00;A01F12/18;A01F12/20;A01F12/22;A01F12/44 |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闫彪 |
| 地址: | 21001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植株 脱粒滚筒 切流 喂入 大豆联合收获机 过桥装置 行走底盘 输出端 割台 输送带 农业机械技术 联合收获机 板式 衔接 过桥支架 空间重叠 脱粒装置 喂入滚筒 有机结合 不规则 脱粒 籽粒 安置 钉齿 过桥 田块 纹杆 山地 | ||
1.一种多切流大豆联合收获机,包括位于行走底盘前端的割台,所述割台的输出端通过过桥装置与安置在行走底盘上的筛分清选装置衔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桥装置包括安置在过桥支架前端的植株喂入带,所述植株喂入带的输出端与第一、第二和第三凹筛构成的多凹筛衔接,所述植株喂入带的上方安装植株喂入滚筒,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凹筛的上方分别安装纹杆脱粒滚筒、板式脱粒滚筒、钉齿脱粒滚筒,所述多凹筛的下方安装籽粒输送带,构成过桥多切流脱粒装置;
所述植株喂入滚筒含有支撑于两端传动轴的筒体,所述筒体具有周向等间隔且轴向均布的径向杆齿;
所述纹杆脱粒滚筒含有间隔排布于转轴上的一组六边形幅板,各辐板的六个顶角分别与截面人字形的纹杆固连;
所述板式脱粒滚筒含有与中心轴固连的周向均布三块径向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外侧固连有外延的柔性脱粒板;
所述钉齿脱粒滚筒含有分别支撑在转动轴两端附近的端板,两端板之间固连周向均布的六个固定管,各固定管上固连轴向均布的径向钉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切流大豆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底盘的前部通过顶撑液压缸支撑上端铰支的过桥装置,所述过桥装置的前端安置割台;所述钉齿脱粒滚筒的转轴位置与过桥装置上端铰支同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切流大豆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割台含有两侧三角形分禾器、上部水平轴拨禾轮、底部剃齿式切割器,以及输送喂入机构;所述输送带喂入机构含有由所述剃齿式切割器后端宽度方向一侧延伸到接近另一侧的植株横向输送带,以及与植株横向输送带衔接且转换输送方向的植株纵向输送带,所述植株纵向输送带输出作为所述割台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切流大豆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纹杆的人字形夹角为150±2°,以逆旋转方向一侧与辐板顶角相应一边贴合、朝旋转方向一侧与辐板顶角倒角贴合的方式固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切流大豆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凹筛的各凹筛两端分别通过销轴安装在过桥支架的两侧板相应的安装圆孔中,所述安装圆孔为上下间隔的排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切流大豆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筛分清选装置由沿其轴向输送的秸秆输送滚筒、位于秸秆输送滚筒下的凹板筛、位于凹板筛下的清选振动筛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切流大豆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清选振动筛的筛框一端铰支,另一端通过短连杆与起振动力源通过链轮带动的起振轴上的偏心轮铰接,构成偏心轮连杆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切流大豆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输送滚筒由螺旋盘绕在周向均布六根轴向支撑上的螺旋筋以及间隔分布在螺旋筋上的径向拨指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山东亚丰农业机械装备有限公司;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山东亚丰农业机械装备有限公司;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066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分布脱粒的豆类联合收获机
- 下一篇:收获机及全喂入式联合收获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