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次性电子烟及其雾化组件的倒装式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69833.X | 申请日: | 201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676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唐田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未族(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0/70 | 分类号: | A24F40/70;A24F40/40;A24F40/4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沈红曼 |
地址: | 301700 天津市武清区京津科技谷产***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电子 及其 雾化 组件 倒装 安装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电子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电子烟及其雾化组件的倒装式安装方法。方法包括步骤:玻纤管上设置切口;将发热件置入切口中;将无纺布包覆发热件与玻纤管的连接处;密封支架上设有通气孔,将玻纤管的第一端与密封支架的内侧连接,且使玻纤管与通气孔连通;将咪头安装于密封支架上且与通气孔连通,并将咪头与发热件电性连接;前壳内设有烟油腔,烟油腔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为封闭端和开口端,烟油腔的封闭端设置有出烟口;先将玻纤管的第二端于烟油腔的开口端插入烟油腔内并与出烟口连通,然后将复合棉插入烟油腔内并位于玻纤管的两侧以夹持无纺布,最后将密封支架封堵烟油腔的开口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电子烟及其雾化组件的倒装式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一次性电子烟是指不需要充电,不需要更换烟弹,一次使用即丢弃的电子烟,其与充电式电子烟相比,结构较为简单,成本低廉。其中,电子烟在抽吸时能够产生烟雾,是基于其内置的雾化组件对烟油进行加热实现雾化。而一次性电子烟的雾化装置一般包括玻纤管、发热件和无纺布,现有技术中,雾化装置的发热件安装于玻纤管中,玻纤管内存储烟油,然后通过无纺布连接玻纤管和烟油,发热件发热后对玻纤管进行加热,从而使得玻纤管内的烟油雾化。然而该种结构的雾化组件,由于发热件完全浸泡在烟油中,发热件不容易对大量的烟油进行雾化,造成雾化困难,进而影响雾化组件对烟油的雾化效果。并且,现有技术中的雾化组件为正向安装方法,即将部件组件堆叠安装在壳体的内胆中,该种安装方法存在部件与部件的对接错位的问题,安装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电子烟及其雾化组件的倒装式安装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次性电子烟的雾化组件正向堆叠式安装各部件的方式存在部件之间易对接错位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次性电子烟的雾化组件的倒装式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提供玻纤管,所述玻纤管上设置切口;
S200:提供发热件,将所述发热件置入所述切口中;S300:提供无纺布,将所述无纺布包覆所述发热件与所述玻纤管的连接处;S400:提供密封支架,所述密封支架上设置有通气孔,将所述玻纤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密封支架的内侧连接,且使得所述玻纤管与所述通气孔连通;S500:提供咪头,将所述咪头安装于所述密封支架上且与所述通气孔连通,并将所述咪头与所述发热件电性连接;S600:提供前壳和复合棉,所述前壳内设置有用于盛装烟油的烟油腔,所述烟油腔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为封闭端和开口端,所述烟油腔的封闭端设置有出烟口;先将所述玻纤管的第二端于所述烟油腔的开口端插入所述烟油腔内并与所述出烟口连通,然后将所述复合棉插入所述烟油腔内并位于所述玻纤管的两侧以夹持所述无纺布,最后将所述密封支架封堵所述烟油腔的开口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次性电子烟的雾化组件的倒装式安装方法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本发明的一次性电子烟的雾化组件的倒装式安装方法中,玻纤管先密封支架连接,之后在将玻纤管置入前壳设置的烟油腔内,然后,再将与复合棉置入烟油腔内夹持玻纤管,最终在安装密封支架,实现倒装的安装方式,大大提高玻纤管的定位准确度,其余部件则可以根据玻纤管的位置进行安装,从而也可以提高其余部件的安装准确度,进而实现雾化组件的安装效率的提升。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次性电子烟,包括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采用上述的雾化组件的倒装式安装方法安装形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次性电子烟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本发明提供的一次性电子烟中,其雾化组件可以采用上述的倒装式安装方法安装形成,那么可以大大各部件的安装准确度,进而提高该一次性电子烟的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未族(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未族(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98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