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气井固井用超高温弹韧剂及其组成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69046.5 | 申请日: | 201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70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彦集;王成文;王瑞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C09K8/467 | 分类号: | C09K8/4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气 井固井用 超高温 弹韧剂 及其 组成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井固井用超高温弹韧剂及其组成,该超高温弹韧剂包括以下按重量比共混而成的组分:60%~90%聚四氟乙烯胶粉、5%~20%玄武岩纤维、5%~20%纳米氧化铝纤维。本发明的超高温弹韧剂使用温度能够达到265℃,当其加量为油井水泥干粉质量2.5%~5%时,能够显著降低水泥石弹性模量,并增强水泥石抗压强度,明显提高水泥石的抗冲击性能,可有效解决了超高温油气井固井水泥石硬脆性明显、抗应变能力差、水泥石易破坏等问题,有利于保障超高温油气井井筒完整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井固井水泥增韧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气井固井用超高温弹韧剂,属于油气井固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的供需矛盾越来越严重,除了积极开拓国外石油资源市场,加快深部地层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随着勘探开发的进一步深入,地下岩层结构和温度压力的不断增加,对固井质量和后期井筒完整性提出了极大挑战。
目前所常用的油井水泥为一种波特兰水泥,其主要成分为硅酸钙和铝酸钙类的矿物。油井水泥在高温条件下(温度超过110℃)会发生强度下降和渗透率急剧增大的现象。目前防止水泥石高温强度衰退的最普遍的方法为向水泥中掺加30~40%的石英砂或石英粉,通过降低油井水泥中CaO与SiO2(C/S)的摩尔比(钙硅比),来改善水泥的水化产物并形成更加致密的结构。但是石英砂的加入会明显提升水泥石的弹性模量,硬脆性明显。高温高压井水泥石所处工况复杂,不仅受作业管柱的机械冲击作用,而且还要承受后期增产作业和套管试压引起的高压、温度变化和腐蚀。在复杂应力作用下,脆性水泥环整体完整性会遭到破坏,导致后期层间密封性能失效,无法保障油气井安全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研发耐高温高韧性水泥浆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专利文件CN105505350A公开了一种基于温敏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弹韧性固井水泥浆体系,原料组分及重量含量如下:水泥100重量份;温敏形状记忆聚合物粉末弹性粒子材料1~5重量份;温敏形状记忆聚合物纤维0.1~0.5重量份;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丙烯酸/丙烯酰胺三元聚合物降失水剂3~6重量份;醛酮缩合聚合物分散剂0.5~1.5重量份;长度3~5mm的聚丙烯纤维0.1~0.5重量份;微硅0~5重量份;磷酸三丁酯0.05~0.1重量份;缓凝剂0.01~1.5重量份,水37~44重量份;所述温敏形状记忆聚合物为:聚降冰片烯、反式1,4-聚异戊二烯、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聚氨酯、交联聚乙烯、聚乙烯醇缩醛凝胶、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己内酯、聚酰胺或聚氟代烯烃;温敏形状记忆聚合物形状记忆转变温度在50~80℃之间;该体系能显著降低水泥石弹性模量,增强水泥石抗折强度,使得水泥环具有较高的抗冲击性和韧性。但是该发明所制得的水泥浆在高温条件下的性能还有待研究。
中国专利文件CN107699216A公开了一种储气库井用韧性水泥浆,解决了现有橡胶颗粒增韧水泥浆不耐高温的问题。其组分中包括:油井水泥、水泥外加剂及水,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中还包括熔结的环氧树脂粉末。该体系最高耐150℃高温。
中国专利文件CN107434375A公开了一种油气井固井用增强型高密度韧性防窜水泥浆,以100%水泥的重量为基准,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构成:硅砂22.5%~24%,铁矿粉66%~117.5%,增强剂8.9%~11.9%,柔性防窜剂10%~12.5%,增韧剂1%~1.25%,分散剂2%~2.5%,降滤失剂5.6%~7.1%,缓凝剂2%~2.5%,消泡剂0.2%~0.25%,水54.2%~64%。该发明提供的水泥浆耐温达到120℃。
中国专利文件CN105154041A公开了一种油井水泥增韧剂,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15~50份抗温橡胶材料、0~20份表面改性纤维、10~20份稳定剂、10~50份流变性调节剂。该增韧剂耐温达到180℃,在降低弹性模量的同时,抗压强度也会略有下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90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