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内饰用高氧指数、强自熄性PVC低烟阻燃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68892.5 | 申请日: | 201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6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术根;丁磊;王元鑫;王汝武;唐炯辉;黄俊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贝斯特装饰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0 | 分类号: | B32B27/30;B32B27/22;B32B27/18;B32B27/20;B32B27/06;B32B7/12;B32B27/12;B32B27/02;B32B27/36;B32B9/02;B32B9/04;B32B33/00;C08L2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泡层 胶化层 底布 磷酸酯类增塑剂 低烟阻燃材料 高氧指数 增塑剂 重量份 自熄性 车内 大豆油 三氧化二锑 安全性能 氢氧化铝 氢氧化镁 阻燃抑烟 胶水层 稳定剂 氧指数 复配 混炼 色料 增塑 粘接 粘轮 无毒 伤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内饰用高氧指数、强自熄性PVC低烟阻燃材料,包括胶化层、发泡层和底布,所述胶化层和底布之间通过发泡层连接,且所述胶化层与发泡层和底布与发泡层之间均通过胶水层粘接;其中,所述胶化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基础PVC树脂100份、DPHP或911增塑剂37份、磷酸酯类增塑剂30份、大豆油3份、稳定剂2份、色料3‑5份、三氧化二锑15份和氢氧化镁与氢氧化铝复配50‑60份;所述发泡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基础PVC树脂100份、DPHP或911增塑剂37份、磷酸酯类增塑剂30份;本发明,增塑的同时改善阻燃抑烟性,组分无毒且不会伤害人体,大大提高安全性能,同时在混炼过程中不会出现粘轮现象,氧指数能够达到29‑3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内饰PVC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内饰用高氧指数、强自熄性PVC低烟阻燃材料。
背景技术
目前车内饰PVC材料对于阻燃这块的要求还是保持在要求满足早期的GB/T8410的水平燃烧要求。但是随着产品升级要求,提高安全的可靠性,早期的要求的标准材料在燃烧的是时候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同时释放热量,这样车内空间燃烧时对乘客产生致命的危害,目前的内饰PVC材料的氧指数在24%左右,达不到刚推出新的法规在阻燃的基础上要求氧指数28%以上;针对这些缺陷,所以我们设计一种车内饰用高氧指数、强自熄性PVC低烟阻燃材料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内饰用高氧指数、强自熄性PVC低烟阻燃材料,增塑的同时改善阻燃抑烟性,组分无毒且不会伤害人体,大大提高安全性能,同时在混炼过程中不会出现粘轮现象,氧指数能够达到29-30%。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车内饰用高氧指数、强自熄性PVC低烟阻燃材料,包括胶化层、发泡层和底布,所述胶化层和底布之间通过发泡层连接,且所述胶化层与发泡层和底布与发泡层之间均通过胶水层粘接;
其中,所述胶化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基础PVC树脂100份、DPHP或911增塑剂37份、磷酸酯类增塑剂30份、大豆油3份、稳定剂2份、色料3-5份、三氧化二锑15份和氢氧化镁与氢氧化铝复配50-60份;
所述发泡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基础PVC树脂100份、DPHP或911增塑剂37份、磷酸酯类增塑剂30份、大豆油3份、稳定剂2份、色料3-5份、三氧化二锑15份、氢氧化镁与氢氧化铝复配50-60份和发泡剂3-5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胶化层和发泡层组分中的基础PVC树脂分别为胶化层和发泡层各自专用的PVC树脂粉。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布为涤纶针织布或棉类及含棉高的针织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增塑剂由DPHP或911增塑剂和磷酸酯类增塑剂两部分,磷酸酯类增塑剂主要是提高阻燃性,同时起增塑剂增塑作用,主要有效降低聚合物的生烟量;大豆油、稳定剂和色料是标准配方物质,三氧化二锑是主要的阻燃物质;50-60份复配的氢氧化镁与氢氧化铝,主要是与上述阻燃起协调作用提高阻燃性,另外一方面的是复配料分解能够吸收热量,延长起火点,分解产物为水蒸气和氧化镁、氧化铝,水蒸气可以带走大量热量,氧化铝和氧化镁是耐火材料,可以起到阻燃抑烟作用,另外,这两种成分都是无毒的,不会伤害人体,同时50-60份复配的氢氧化镁与氢氧化铝在混炼过程中不会出现粘轮现象,此材料氧指数可以达到29-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贝斯特装饰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贝斯特装饰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88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