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应力型钢支护桩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68570.0 | 申请日: | 201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94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龚会萍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17/20;E02D5/28;E02D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型钢 支护 | ||
本发明涉及支护桩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预应力型钢支护桩,包括方条钢板、衔接凹槽、方口孔、输出管、钢管、外螺纹筒、衔接凸块、螺钉、防护片、通孔、长螺杆、凹槽凸条、螺纹孔、螺纹长柱、螺纹圆槽、螺纹杆、渗入孔、条形凹槽、塑料细管、连接杆、网孔圆片、流液孔和圆孔。本发明实现若干个强钢支护桩结构之间并排牢固拼接在一起的功能,达到形成一个对基坑防护的支护桩墙的效果,且能够缓解潮湿土壤中酸碱物质对方条钢板的腐蚀,有利于将基坑侧壁土壤内渗出液体进入待排抽结构内,减少含有液体基坑土壤横向力对方条钢板的施力强度,同时增强钢支护桩结构与基坑侧壁连接的牢固性,提高钢支护桩结构的横向预应力力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支护桩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预应力型钢支护桩。
背景技术
支护桩是由间距2-3米的H钢组成的支护系统,主要承受横向推力的桩。一般用于基坑支护、边坡支护以及滑坡治理,承受水平土压力或滑坡推力,一般比承受竖向力的基础桩需要更高的配筋,也经常和锚杆或索一起使用。
用于基坑土壤侧壁的钢支护桩一般通过一端伸入基坑侧壁底部的土壤内进行固定的,而且需要若干个钢支护桩进行施工,且钢支护桩之间存在连接不牢固或存在缝隙的情况,然而钢支护桩侧壁与基坑侧壁缺乏加固结构,以至于钢支护桩横向预应力力度不强,在雨季渗入基坑周围土壤内的液体会增大对钢支护桩横向力,一旦超过钢支护桩的横向预应力范围,就会出现基坑侧壁塌陷情况,与此同时,土壤中酸碱物质也会腐蚀钢支护桩。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预应力型钢支护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预应力型钢支护桩。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预应力型钢支护桩,包括方条钢板、衔接防护机构、侧面加固机构和渗水排出机构,所述方条钢板一端面中部开设有方口孔,且方条钢板一侧侧壁从上至下等距开设有五组螺纹孔;
所述衔接防护机构包括防护片、衔接凹槽和衔接凸块,所述防护片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防护片分别通过螺钉与方条钢板平行两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衔接凹槽开设在方条钢板一侧侧壁中部,所述衔接凸块开设在方条钢板另一侧侧壁中部;
所述侧面加固机构包括螺纹长柱和长螺杆,所述螺纹长柱螺纹连接在对应螺纹孔内,且螺纹长柱一端端面开设有螺纹圆槽,所述长螺杆另一端通过螺纹杆与螺纹圆槽内部螺纹连接;
所述渗水排出机构包括钢管和渗入孔,所述钢管位于方口孔内中部,且钢管环形面底部环形等距安装有四个塑料细管一端,所述渗入孔开设在方口孔内两侧上,且渗入孔外侧端口贴靠在对应的圆孔内侧端口上,五个所述圆孔等距开设在对应的凹槽凸条内一侧壁上;连接杆与所述钢管安装固定块,且所述连接杆的内部安装有推杆,且所述推杆的一侧设有收集槽;所述固定块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进水孔。
优选的,所述方条钢板设有若干个,且一个方条钢板一侧的衔接凹槽与另一个方条钢板一侧的衔接凸块相互紧密插接在一起,相邻两个所述方条钢板同一侧的两个防护片边缘之间紧密贴靠在一起,且防护片一侧中部开设有凹槽凸条,所述防护片为不锈钢片,且防护片中部两侧从上至下均等距开设有五个通孔。
优选的,所述方条钢板两侧壁中部均开设有条形凹槽,且条形凹槽内固定有同一侧防护片的凹槽凸条,所述条形凹槽通过渗入孔与方口孔内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塑料细管环形面等距开设有若干个流液孔,且若干个所述流液孔的孔口内均安装有网孔圆片,四个所述塑料细管处于竖直放置状态,且位于四个塑料细管中间的钢管环形面从上至下均通过连接杆与方口孔内壁相应位置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钢管一端为封闭结构,且钢管另一端端口内安装有外螺纹筒,所述外螺纹筒封闭端面连通安装有输出管一端,且输出管另一端安装在外接抽水泵相应端口上。
优选的,所述条形凹槽位于水平对称的两个螺纹孔中间,且每组两个所述螺纹孔两端端口与同一侧对应的通孔内侧孔口相互重合,位于两个防护片上的圆孔内分别穿过螺纹长柱和长螺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龚会萍,未经龚会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85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坑工程高压旋喷桩加固的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减震抗滑桩结构及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