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BIM的引水工程三维参数化智能设计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68404.0 | 申请日: | 201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2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张社荣;潘飞;侯德俊;刘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T17/00 |
代理公司: | 11465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曹鹏飞<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津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水工程 三维建模 三维设计 水利水电工程 参数化设计 方法信息 干涉检查 工程设计 关键信息 关联设计 流程规范 设计结构 时间成本 整个周期 智能设计 参数化 工程图 可视化 出图 二维 构建 三维 建筑物 数据库 输出 束缚 节约 融合 贯穿 协作 协调 管理 | ||
1.一种基于BIM的引水工程三维参数化智能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构建数据库:构建引水工程中BIM模型的多个数据库;
设计结构:根据实际工程条件,对引水工程中目标建筑物的结构进行设计;
三维建模:根据建立的数据库对目标建筑物进行三维参数化建模,得到目标建筑物的三维模型,并更新数据库;
BIM管理:验证目标建筑物的三维模型结构的合理性以及计划施工进度安排的合理性;
干涉检查:对装配完成后的三维模型进行干涉检查,检查各个组装零件是否发生碰撞,保证目标建筑物的三维模型整体结构的合理和稳定;
输出工程图:输出三维模型中的构件模型和整体模型的三维或二维工程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引水工程三维参数化智能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库包括几何参数库、构件库、模型信息库、装配关系库、整体模型库和工程图库;
所述几何参数库存储设计过程中所使用构件模型的尺寸参数和特征参数,所述构件库存储引水工程中指定沿线建筑物的构件三维模型,所述模型信息库存储每个建筑物模型的属性信息,所述装配关系库存储设计过程中使用的构件模型文件、子模型文件以及中心模型文件的相互引用关系以及构件之间的装配约束参数,所述整体模型库存储装配完成后的完整构件模型,所述工程图库存储系统设计的图纸模板以及操作者自行设计的二维或三维工程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引水工程三维参数化智能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输出工程图的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工程图模板;
在所述工程图模板中生成目标建筑物三维模型的多个视图;
提取三维模型的几何信息和扩展属性信息,并在所述视图中自动添加多个设计要素;
改变目标建筑物三维模型的参数,对输出后的工程图进行动态更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BIM的引水工程三维参数化智能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工程图模板建立的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在Autodesk Inventor的“样式和标准编辑器”中制定自定义要求的工程图样式和标准,并建立包含图框和标题栏的工程图信息;
将制定的工程图样式和标准以及建立的包含图框和标题栏的工程图信息存成模板文件;
将所述模板文件共享。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BIM的引水工程三维参数化智能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视图包括基础视图、投影视图、斜视图、局部视图以及打断视图。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BIM的引水工程三维参数化智能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计要素包括中心线、尺寸配合、形位公差、粗糙度和技术要求。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基于BIM的引水工程三维参数化智能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建筑物包括渡槽、倒虹吸和隧洞。
8.一种基于BIM的引水工程三维参数化智能设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库,所述数据库为多个,多个数据库存储有包含几何参数、构件信息、模型信息、装配关系、整体模型和工程图的设计数据;
结构设计模块,用于根据实际工程条件,对引水工程中目标建筑物的结构进行设计;
三维建模模块,用于根据建立的数据库对目标建筑物进行三维参数化建模,得到目标建筑物的三维模型,并更新数据库;
BIM管理模块,用于验证目标建筑物的三维模型结构的合理性以及计划施工进度安排的合理性;
干涉检查模块,用于对装配完成后的三维模型进行干涉检查,检查各个组装零件是否发生碰撞,保证目标建筑物的三维模型整体结构的合理和稳定;
工程图输出模块,用于输出三维模型中的构件模型和整体模型的三维或二维工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840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