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物联网的稳压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68334.9 | 申请日: | 201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0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陈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灵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219 | 分类号: | H02M7/219;H02J50/12;H02J7/02;H02J7/04;H02J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经济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联网 稳压 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物联网的稳压电路,其包括谐振电路、整流电路和稳压滤波电路;其中谐振电路包括电感L1和电容C1;整流电路包括NMOS管NM1、NMOS管NM2、NMOS管NM3和NMOS管NM4;稳压滤波电路包括电容C2、电容C3、运放1、PMOS管PM1,电阻R1、电阻R2和电阻R3。本发明中整流电路采用了低阈值器件,稳压电路采用串联结构,从而提高能量转换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稳压电路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物联网的稳压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物联网设备中都需要用到电源,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of Things, NB-IoT)成为万物互联网络的一个重要分支,也同样需要用到电源,而提供电源都是采用锂电池,而最近几年来,各种锂电池性能并没有显著提高,因此无线充电技术将极大的提高便携性。无线充电器以其安全、方便、耐用等特点,不需要接触可以随时充电,这将会在物联网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发明内容
对于无线充电系统来说,发射芯片发出来的是模拟正弦波信号,接收电路需要耦合发射芯片发出来的波形,并从这个波形中获得稳定的电源供接收电路工作同时给电池充电。本发明提出一种物联网中的稳压电路,此电路属于无线充电系统中接收电路的一部分,用于接收无线充电系统的发射芯片所发送的电力或信号,本发明通过提供无线充电稳压电路的设计结构,进而实现一种非接触式、高效率的无线充电方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稳压电路,包括谐振电路、整流电路和稳压滤波电路。谐振电路通过谐振吸收能量,谐振电路的输出端接于整流电路的输入端;稳压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为后续电路提供工作所需要的电源电压,或者为电池提供充电电压。
谐振电路有电感和电容构成,发生谐振的时候可以从外部吸收能量,谐振电路经过谐振后产生一高压信号,输出给整流电路,经过整流后再输出给稳压滤波电路;整流电路将耦合到的交流电信号转换成直流信号,输出的直流信号经过滤波和稳压;经过滤波和稳压的直流信号提供给其他电路工作;整流电路中的器件决定了整流的效率,本发明中采用低阈值器件从而来提升整体的电能转换效率。稳压电路采用串联稳压结构,后续电路需要多少电流,串联稳压电路就提供多少电路,不会有额外的电流浪费。
进一步的,其谐振电路包括电感L1、电容C1,电感L1和电容C1并联后组成谐振电路;整流电路包括NMOS管NM1、NMOS管NM2、NMOS管NM3和NMOS管NM4,NMOS管NM1的栅极连接NMOS管NM2的漏极、NMOS管NM4的栅极和漏极,NMOS管NM1的漏极连接NMOS管NM2的栅极、NMOS管NM3的栅极和漏极,NMOS管NM1的源级和NMOS管NM2的源级接地,NMOS管NM3的源级和NMOS管NM4的源级连接电阻R3的一端,R3的另外一端连接至RFVDD,RFVDD端是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也是稳压滤波电路的输入端;稳压滤波电路包括电容C2、电容C3、运放1、PMOS管PM1,电阻R1、电阻R2和电阻R3,PMOS管PM1的栅极和运放1的输出端相连,PM1管的源级是整个稳压电路的输入端,和RFVDD连接,PM1管的漏级是稳压电路的输出端,为VDD端,电容C2一端接RFVDD,另外一端接GND,电容C3一端接VDD,另外一端接GND,电阻R1和电阻R2串联,串联后一端接VDD,另外一端接GND,运放1的负输入端接参考电压VREF,运放1的正输入端连接至电阻R1和电阻R2的共同连接处。
谐振电路一般由线圈和电容构成,这里的线圈一般就相当于电感,该发明中将采用线圈方式实现电感,该电感具有高Q值高感值,电容为片内电容。整流电路中的NM1管、NM2管、NM3管和NM4管采用了低阈值的MOS器件,可以降低整流过程中的能量损耗,从而提供整流效率。
本发明实现了的稳压电路,适用于高频无线充电设备。本发明通过上述电路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采用线圈方式实现电感,可实现高感值和高Q值等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灵芯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灵芯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83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